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雕刓的意思、雕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雕刓的解釋

(1).刁頑。《舊唐書·錢徽傳》:“兵興已來,人散久矣,始欲導之以德,不欲驅之以刑。然而信有未孚,理有未至,曾無恥格,益用雕刓。”

(2).雕琢刻镂。 元 揭傒斯 《贈髤者黃生》詩:“髤餙肇有虞,大樸已雕刓。紛紛百代下,巧密何多端。”


彫刓:傷殘損失。《新唐書·李抱真傳》:“ 抱真 策 山東 有變, 澤潞 兵所走集,乘戰伐後,賦重人困,軍伍彫刓,乃籍戶三丁擇一,蠲其傜租,給弓矢,令閑月得曹偶習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雕刓(diāo wán)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複合語義的古語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詞源解析 該詞由“雕”和“刓”兩個語素構成。據《說文解字》記載,“雕”本義指猛禽,後衍生出雕刻、修飾之意;“刓”在《廣雅》中釋為“削也”,特指削刻物體使成特定形狀的行為。

二、基本釋義 作為聯合式複合詞,雕刓包含雙重動作特征:

  1. 精雕細刻:指對器物進行精細加工,如《漢書·地理志》載“工緻雕刓”描述手工藝品的精工細作
  2. 削損殘缺:引申為器物因長期磨損産生的殘損狀态,如《論衡·自然篇》“璞玉未雕刓”強調自然原始狀态

三、引申義項 在文學語境中衍生出特殊用法:

四、古籍應用實例 《淮南子·俶真訓》載:“百圍之木,斬而爲犧尊,镂之以剞劂,雜之以青黃,華藻镈鮮,龍蛇虎豹,曲成文章。然其斷在溝中,壹比犧尊、溝中之斷,則丑美有間矣。”此段文字中的雕镂過程即包含雕刓的工藝特征

五、現代應用範疇 該詞現主要見于工藝美術研究、古文鑒賞及哲學讨論領域,在描述傳統雕刻技藝演變史時具有重要術語價值。如故宮博物院《中國古代雕刻藝術》專論多次使用該詞解析商周青銅器紋飾工藝

網絡擴展解釋

“雕刓”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雕”和“刓”的各自字義綜合理解:

  1. 雕(diāo):

    • 本義指一種猛禽(如鷹類),但在此詞中取通假義。根據《文言文字典》,“雕”可通“凋”,表示損傷、衰敗,如《采草藥》中“嶺峤微草,淩冬不~”即用此義。
  2. 刓(wán):

    • 本義為削刻、磨損。古文獻中多指器物因長期使用而棱角磨平,或形容事物被損耗的狀态。例如《史記》中“刓印”指磨損的印信,暗含事物衰敝之意。

組合義: “雕刓”二字連用,表示事物因損傷、磨損而逐漸衰敗的狀态,常見于描述自然凋零(如草木)或社會風氣頹廢。例如,可形容山河因戰亂而破敗,或人性因環境侵蝕變得麻木。

注:該詞屬文言詞彙,現代漢語較少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其引申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愛琴海半兩變色龍逞蠻撤營癡男怨女崇簡愁咨出液代力丹頂單夾釣奇凡庸風癩膚闊改步攻讀冠挂姑媱韓馬槐柯绛囊腳梢皮伽倻琴祭祠吉旦金丹旌木畿限巨擘闿徹枯魚之肆立式流愛流娼六六魚龍馭緑陰穆如清風年湮世遠齧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謙退潛泳巧妻常伴拙夫眠切韻散會上略沈唱逝邁霜花歲祀踏塘車聽履通話投步外籀汙髒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