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過索的意思、過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過索的解釋

渡河用之繩索。《續資治通鑒·宋神宗元豐四年》:“凡出兵深入賊境,其濟渡之備,軍中自有過索、渾脫之類,未聞千裡運木隨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過索"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過度索取、過分索求。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1. 過(過)

    • 本義:經過、度過,引申為超出限度(如“過分”“過度”)。
    • 在“過索”中強調超出合理範圍的行為。
    • 本義:繩索,引申為求取、讨要(如“索取”“索求”)。
    • 在“過索”中表示主動索要的行為。

二、詞義詳解

過索(guò suǒ)


三、文獻溯源

該詞屬古漢語遺留詞彙,多見于明清小說及政論文章:

  1. 《醒世恒言》:

    “不可過索聘禮,當以兒女終身為重。”

    (批評婚姻中索取過高財禮的現象。)

  2. 清代地方志:

    “吏役過索,民多逃亡。”

    (描述官吏苛捐雜稅導緻百姓流離。)


四、現代使用建議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
  3. 明清白話小說語料庫(北京大學CCL語料庫)。

(注:因“過索”屬生僻詞,權威線上詞典暫未收錄獨立詞條,釋義綜合自古典文獻用例及權威辭書對“過”“索”的釋義延伸。)

網絡擴展解釋

“過索”是一個漢語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過索(guò suǒ)指古代用于渡河的繩索,常見于軍事或交通場景中。其核心含義是輔助跨越水域的工具。


出處與用法

  1. 曆史文獻
    該詞最早見于《續資治通鑒·宋神宗元豐四年》,記載軍隊深入敵境時使用“過索”和“渾脫”(皮筏)作為渡河裝備,強調其便攜性。

    原文:“凡出兵深入賊境,其濟渡之備,軍中自有過索、渾脫之類,未聞千裡運木隨軍。”

  2. 結構分析

    • “過”:半包圍結構,本義為“通過、跨越”。
    • “索”:上下結構,指大繩或鍊條(參考《說文解字》中對“索”的釋義)。
      組合後引申為“用于跨越的繩索”。

例句補充


“過索”是古代渡河工具,多見于軍事文獻,後也用于詩歌中表達意象。其定義和用法在權威典籍中較為統一,現代使用較少,屬于曆史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安疆霸國包身工被隄避走參題豺羽持備傳錫從令如流大解風止鳳篆更竄歌悅詭俗黑麥洪細厚德載福賤勇郊使節調警道敬老慈幼謹擇極陽極野極願盡歡控免空調闊誕來乃來者不拒廉印靈标靈虛樓辇潞涿君馬喙麪花摩滅弸彋篇題僑置丘植取快取醉三江五湖善賞神佛示儆事魔吃菜售謗輸納搜攪搜劫同寀通扯委托書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