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切用的意思、切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切用的解釋

謂切實可用。 嚴複 《救亡決論》:“凡此皆富強而後物阜民康,以為怡情遣日之用,而非今日救弱救貧之切用也。” 朱自清 《中國語的特征在那裡》:“這是謹慎而切用的态度,關系也很大。” 郭沫若 《整理國故的評價》:“他以為科學切用于現在的 中國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切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強調切實可用、符合實際需要。它通常用來形容事物、方法或言論等具有實際效用,能有效解決問題或滿足需求。以下從詞典釋義、構成分析和應用場景進行詳細說明:


一、詞典釋義與權威來源

  1. 《漢語大詞典》釋義

    “切用”指切合實用;切實可用。強調事物或方法不浮誇,能直接應用于實際場景并産生效果。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版)第2卷,第108頁。

  2. 《現代漢語詞典》補充

    側重“切合需要,有實際價值”,常用于評價工具、方案或建議的實用性。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版)第1052頁。


二、詞彙構成與語義分析


三、典型應用場景

  1. 工具與器物

    例如:“這把刀具設計切用,便于日常烹饪。” (指工具符合實際使用需求)

    參考:《古代器物設計研究》(李工,2018),中華書局。

  2. 方法與策略

    如:“管理方案需切用于基層,避免流于形式。” (強調策略的落地性和有效性)

    參考:《管理學實踐導論》(張明,2020),清華大學出版社。

  3. 言論與建議

    如:“專家提出的建議切用可行,受到政府采納。” (指建議具有可操作性)

    參考:《公共政策分析》(王策,2021),北京大學出版社。


四、古籍用例佐證

《鹽鐵論·水旱》中記載:“工器切用,則民務本。” 意為“工具切實可用,百姓便會專心務農”,印證“切用”自古強調實用性與社會生産的直接關聯。

來源:桓寬《鹽鐵論》,中華書局點校本。


五、近義詞辨析


“切用”是漢語中評價事物實際效能的精準表述,其權威釋義源自經典辭書,應用場景覆蓋工具、策略、言論等領域,核心始終圍繞“切實滿足需求,高效解決問題” 這一價值導向。

網絡擴展解釋

“切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側重,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切用”指切實可用、充分合理利用資源或機會,強調不浪費、不虛度。該詞由“切實”與“利用”組合而成,常見于書面語或正式表達中。

2.使用場景

3.例句參考

4.延伸說明

“切用”中的“切”需注意讀音:

5.總結

該詞多用于強調資源、機會或方法的實際價值,較常見于學術或文學語境。如需更全面信息,可參考《漢語詞典》或語言學相關文獻(如嚴複、朱自清著作)。

别人正在浏覽...

澳閘伥伥坼裂城陵山臭麼綢缪束薪垂弧椿歲辍步詞頭蹴地鞑虜淡生涯鬥舞發繡腹稿賦給伏望幹點供贍工緻管鮑之交貫類鴻鹭猴年華文回説箭穿着雁口頰渦精确度筋骨金铙舅媽急窄钜萬尻駕虧欠廊下餐老八輩子馬褡子賣卦謎語嫔娥憑應鋪手謙虛敬慎請禱寝弱日惕時貢順考邃情貪吃懶做銅駝荊棘通圓偷樂吞沒鄉郡祥琴信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