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馆殿的意思、馆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馆殿的解释

昭文馆、集贤院、史馆和 集贤殿 、 右文殿 的统称。 唐 钱珝 《授户部巡官秘书省校书郎杨玢武功县尉充集贤校理制》:“士子由科而进,得为馆殿吏者,俯拾华资,如拾地芥。” 宋 范仲淹 《奏上时务书》:“ 唐 兴之时,特开馆殿,以待贤俊,得学士十八人,声满天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馆殿”是古代中国官署机构的统称,具体指昭文馆、集贤院、史馆以及集贤殿、右文殿等机构。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 词义解析
    从字面看,“馆”多指学术或外交机构(如昭文馆、集贤院),“殿”则指皇家宫殿或重要政务场所(如集贤殿、右文殿)。两者结合后,泛指唐宋时期掌管典籍整理、修史编书的官方机构。

  2. 历史背景与职能

    • 唐代:三馆(昭文馆、集贤院、史馆)负责图书校勘、文史编修,是学者晋升的重要途径。如唐代钱珝提到士人通过科举进入馆殿任职后,易获显要职位(“俯拾华资,如拾地芥”)。
    • 宋代:增设集贤殿、右文殿,延续前代职能。范仲淹曾评价其“特开馆殿,以待贤俊”,强调其对人才选拔和文化建设的作用。
  3. 文化意义
    馆殿不仅是官方学术中心,也是国家文化政策的象征。唐宋时期,这些机构汇聚精英学者,推动典籍整理、历史编修和文学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

  4. 补充说明
    需注意,“馆殿”并非单一机构,而是根据朝代不同,包含不同组合的统称。例如唐代以三馆为主,宋代则扩展至右文殿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机构的职能或历史案例,可参考权威典籍如《宋史·职官志》或唐代文献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二

馆殿是什么意思

馆殿是汉字词汇,指的是宽敞的大厦、宫殿或者供人居住、集会或者展览的建筑物。

馆殿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馆殿的拆分部首是宀(宝盖头)和殳(戈)。

馆殿的总笔画数为13。

馆殿的来源

馆殿的来源可追溯至古代的祭祀场所,用于供奉神灵和展览或保护重要物品。

馆殿的繁体

馆殿的繁体写法为館殿。

馆殿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馆殿的汉字写法可能会略有不同,但总体上基本保持了现代的形态。

馆殿的例句

1. 他们在盛大的馆殿中举行了一场庄重的仪式。

2. 这座馆殿建于明代,是一座极具历史价值的古迹。

3. 馆殿内陈列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馆殿的组词

书馆、展览馆、博物馆、殿堂。

馆殿的近义词

宫廷、宫殿、大厦、大楼。

馆殿的反义词

简陋、茅屋。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