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起床 ”。1.離床下地;起身。《儒林外史》第四八回:“餓到六天上,不能起牀。” 茅盾 《脫險雜記·生活之一頁十》:“料想事情不會單純,我們趕快起床。” 陳翔鶴 《不安定的靈魂》:“每日都要到十一點鐘時才能起床。”
2.指病愈。 清 沉複 《浮生六記·浪遊記快》:“父病漸痊, 芸 亦得徐力起牀。”《醒世姻緣傳》第三五回:“小人受了這口怨氣,即時害了夾氣傷寒,三個月才起牀。”
“起牀”是一個漢語詞彙,現多寫作“起床”,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基本含義
指從床上起身、離床下地的動作,即日常生活中的“睡醒後離開床鋪”。例如:“他每天六點準時起牀。”
引申含義
在古漢語中,“起牀”還可表示“病愈後恢複行動能力”。如清代《浮生六記》中記載“父病漸痊,芸亦得徐力起牀”,以及《醒世姻緣傳》中“三個月才起牀”,均指病後康複、能下床活動。
字形與結構
現代使用建議:當前“起床”主要用于日常表達起身動作,病愈的引申義已較少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起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漢字分别為“起”和“牀”。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如下:
起牀一詞雖然可以直接看出是由“起”和“牀”兩個字組成,但起初卻是古代歐洲國家的床鋪用語。後來由于床又有了更多的變種,所以起牀一詞在古代用法中逐漸演變成一個形容詞,用于描述床的特征。
在繁體字中,“起”字和“牀”字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起”字和“牀”字的基本形狀并未發生太大變化,仍然可以辨認出來。
1. 我每天早上都會起牀後立刻去晨跑。
2. 她剛從牀上起來就接到了重要的電話。
組詞:起居、起床、牀鋪、床上、床單。
近義詞:起床、起居、起身。
反義詞:上牀、入牀、躺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