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鳏惸"。
鳏(guān kuāng)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鳏”和“”兩部分構成,其含義需結合兩字的古義進行解析。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的考釋,具體解釋如下:
本義
“鳏”指無妻或喪妻的男子。《說文解字·魚部》釋:“鳏,魚也。”段玉裁注引申為“老而無妻曰鳏”,因魚目恒睜不閉,喻鳏夫獨處無偶,夜不能寐㊀。
例證: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無妻曰鳏。”
引申義
“”為“匡”的古異體字(見《漢語大字典》異體字表),本義為“方正”“糾正”㊂。
結合兩字古義,“鳏”可解為:
文獻佐證:
《禮記·王制》載“天民之窮而無告者”包含“鳏、寡、孤、獨”,曆代注疏均強調其需“匡濟”㊃。
《漢語大詞典》未單列“鳏”詞條,但“鳏”字釋義明确其社會屬性㊅。《辭源》釋“鳏”引《孟子》《詩經》用例,強調其與“寡”同為古代弱勢群體符號㊆。當代研究認為,“鳏”屬古漢語複合詞,反映傳統社會對失偶男性的倫理關懷。
權威參考來源:
㊀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卷十一·魚部。
㊁ 《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阮元校刻本),卷第二下。
㊂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匡”字條。
㊃ 孫希旦《禮記集解》,中華書局,1989年,卷十二·王制。
㊄ 鄭玄注《周禮·大司徒》,引自《周禮正義》,中華書局,2013年。
㊅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鳏”字條。
㊆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鳏”字條。
關于“鳏”的解釋如下:
“鳏”讀作guān,屬于漢語二級字,部首為“魚”,共18畫。其核心含義包括:
“”并非标準漢字,可能為輸入錯誤或生僻字。根據搜索結果推測:
“鳏”是明确指代喪妻男性的漢字,而“”需進一步确認。如需更多幫助,請提供更準确的字符信息。
白題舞便疾避而不談菜籽殘晖殘黎産乳春風滿面大蟲不吃伏肉蹈厲奮發得霜鷹鵝頭婦順改寫汞砂棺束古生物學罕有皇差講嘴校實家徭積次及瓜而代進頓九酘樛盤匡導浪子老先兒厘卡狸貓靈雨流美鸾箋軞車妙絕目禮劈嗒拍嗒強辯籤判器遇桑蠧喪主山瘴芟正生客生榮亡哀聖師豕交獸畜水剩山殘殊勳異績酥雨土偶突險僞體五裁侮駡五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