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ore than half]∶超過總數的一半
這個工廠過半數的工人是婦女
(2) [majority]∶多數,大多數,半數以上
過半數的人同意這個計劃
"過半數"是漢語中常用的數量表述詞,指超過整體數量的一半。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定義,其核心含義為"超過總數50%的比例",通常用于描述群體決策、投票結果或統計數據中的優勢比例。該詞在法律語境中具有嚴格意義,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34條明确"過半數"指代"超過二分之一"的量化标準。
從語言學角度分析,"過"在此作動詞使用,表示超越、跨過臨界值,"半數"則為數量基準,二者構成動賓結構的複合詞。漢典網(www.zdic.net)的詞源考據顯示,該表述最早見于宋代官制文獻,用以描述官員任免的票決機制。
在應用層面需注意三點:其一,數學計算時必須精确到個位,如101人中過半數需至少51人;其二,區别于"簡單多數",前者強調絕對數量門檻;其三,部分法定程式要求"三分之二以上"等更高标準時,不可與"過半數"混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對此有專門論述。
“過半數”是一個常用于法律、企業管理、選舉等領域的術語,指數量或比例超過總體的50%。以下是具體解釋:
“過半數”是決策合法性的重要門檻,強調超過半數(不含半數本身)的支持,廣泛用于需集體表決的場景。具體應用時需注意計算基數和相關法律規定。
扁額餅茶不測憯盡趁座誕載點染地上天宮底下人對講機堕馬妝绯紅绯袍風牛革面宏揚驩愛扈閣翦韭九趣九铢決事比镴焊老拳涼氣六采魯缟淪滅緑葡萄冒貫馬蛇菜門庑民選默不作聲歐歌剽摘品從平碼館砯砯阡表錢限青溪妹焭獨窮說卻卻熱戀生寄死歸十郎八當石卵戍督蜀轸思治蘇門嘯韬光隱晦天授地設菀窳婦人相惡相牟諧煥斜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