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牢關閉。 唐 杜甫 《秦州見敕目薛畢遷官凡三十韻》:“獨慚投 漢 閣,俱議哭 秦 庭。還 蜀 祇無補,囚 梁 亦固扃。” 清 顧炎武 《井陉》詩:“獨此艱方軌,於今尚固扃。”
“固扃”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固扃”指牢牢關閉,常用于描述門窗緊閉的狀态,強調封閉的嚴密性。其中:
詩文引用
唐代杜甫《秦州見敕目薛畢遷官凡三十韻》中“囚梁亦固扃”,以及清代顧炎武《井陉》詩“於今尚固扃”,均以“固扃”形容事物被嚴密封閉,暗含難以突破的意境。
比喻擴展
該詞可引申為對事物或局面的嚴格封鎖,如“深扃固鑰”等成語,均強調不可動搖的封閉性()。
適用于文學創作或曆史讨論中,描述物理空間的封閉狀态,或隱喻社會、思想的禁锢。例如:“舊制如固扃,改革需破局。”
注:以上信息綜合了古詩文及詞典釋義,若需完整例句或更多關聯詞,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