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句詩。《魏書·元澄傳》:“ 高祖 曰:‘行禮已畢,欲令宗室各言其志,可率賦詩’。特令 澄 為七言連韻,與 高祖 往復賭賽,遂至極歡,際夜方罷。”參見“ 連句 ”。
關于“連韻”的解釋,綜合不同來源的信息可分為以下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作為詩病的連韻
指在舊體詩中,相鄰韻腳使用了同音不同字的韻腳字。例如古詩中“巢”與“嘲”、“城”與“程”等同音相鄰押韻,可能影響詩歌韻律的豐富性,因此傳統詩學認為需避免,尤其是對初學者而言。
作為修辭手法的連韻
部分文獻認為連韻是連續的韻腳,可增強詩詞的節奏感和藝術感染力。例如通過重複相近音韻,營造悠揚或纏綿的意境,屬于一種有意為之的修辭技巧。
以上内容綜合了詩詞理論、古籍用例及創作實踐,需根據具體文體和創作目的判斷是否使用連韻。
《連韻》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兩個字組成:連和韻。連的拆分部首是辶,韻的拆分部首是音。連的筆畫數是十,韻的筆畫數是十二。
《連韻》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韻可以表示音樂的聲音,而連則表示連接、接續的意思。所以,《連韻》一詞可能是指音樂中音調或聲音的連續性,或者是指文字中字詞音節的連續性。
《連韻》的繁體字是「連韻」。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連的寫法可能是以一水部分旁象征水流的連綿;韻則可能是以口部分為旁,表示與聲音相關的意思。
1. 他彈奏的曲子美妙動聽,音符之間連韻自然流暢。
2. 這首詩的字詞韻腳相連,抑揚頓挫很有節奏感。
1. 詞韻
2. 音韻
3. 歌韻
4. 和韻
1. 連續
2. 相連
3. 連接
4. 順暢
1. 分離
2. 中斷
3. 斷絕
4. 雜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