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龜筒的意思、龜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龜筒的解釋

蠵龜的甲。有文采,似玳瑁而薄,堪為貼飾。 宋 朱彧 《萍洲可談》卷二:“南方大龜長二三尺,介厚而白,造玳瑁器者用以補襯,名曰龜筒。”《宋史·謝绛傳》:“後苑作製玳瑁器,索龜筒於市。龜筒,禁物也,民間不得有,而索不已。”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介一·蠵龜》﹝集解﹞引 蘇頌 曰:“工人以其甲通明黃色者,煮拍陷瑇瑁為器,謂之龜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龜筒”是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種特殊材料,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龜筒指蠵龜的甲殼。這種龜甲帶有天然紋理,外觀類似玳瑁但更薄,常被用來制作裝飾品或器物貼面。蠵龜是海龜的一種,主要分布于熱帶海域。

  2. 曆史用途
    古代工匠會将龜筒加工成工藝品,例如鑲嵌在漆器、首飾盒等器物表面作為裝飾。明代《本草綱目》記載:“工人以其甲通明黃色者,煮拍陷瑇瑁為器”,可見其工藝價值。

  3. 相關記載
    宋代《萍洲可談》提到南方大龜的龜筒被用作玳瑁器的補襯材料,《宋史·謝绛傳》則記載龜筒因屬于“禁物”而被官府嚴格控制,民間不得私藏。這反映出龜筒在古代屬于珍貴資源。

  4. 與玳瑁的區别
    雖然兩者都來自龜類甲殼,但龜筒更輕薄且紋理較淺,適合貼飾;而玳瑁(來自海龜科)的甲殼更厚實,常用于制作整塊器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龜筒》這個詞的意思

《龜筒》是一個漢語詞彙,可以指代一種裝有烏龜或其他類似動物的管狀容器。

拆分部首和筆畫

《龜筒》的拆分部首為龜(二點水)和筒(豎鈎)。

龜(二點水)的筆畫數量為4劃。

筒(豎鈎)的筆畫數量為12劃。

來源

《龜筒》一詞可以追溯到《左傳·昭公四年》這篇古代文獻,原本指的是一種容器,用來養殖烏龜。

繁體

《龜筒》的繁體字為《龜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字形常常隨着時代的變遷而變動。《龜筒》古時候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

例句

1. 我的爺爺用龜筒養了一隻白鳍烏龜。

2. 這個龜筒太小,放不下這隻大烏龜。

組詞

龜殼、龜缸、龜苓膏、筒子、筒形物。

近義詞

龜缸、養龜器皿。

反義詞

龜箱、籠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