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惡疾的意思、惡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惡疾的解釋

[foul/nasty disease] 痛苦難治、令人厭惡的疾病

詳細解釋

(1).謂難以醫治的疾病。《公羊傳·昭公二十年》:“何疾爾?惡疾也。” 何休 注:“謂瘖、聾、盲、癘、秃、跛、傴、不逮人倫之屬。”

(2).特指癞病,即麻風病。《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伯牛 有惡疾。” 裴駰 集解引 包氏 曰:“ 牛 有惡疾,不欲見人, 孔子 從牖執其手。” 宋 李昌齡 《樂善錄·劉貢父》:“晚年得惡疾,鬚眉堕落,鼻梁斷壞,苦不可言。”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足陽明經胃府脈證》:“ 崔 言得疾,眉髮自落,鼻梁崩倒,肌膚得瘡如疥,皆目為惡疾。”

(3).喻惡劣的癖好。《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三回:“而且多死一個鴉片鬼,世上便少一個傳染惡疾的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惡疾"是漢語中表示嚴重難治疾病的傳統醫學術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詞源考據 該詞最早見于《周禮·天官》"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共醫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瘍者造焉,則使醫分而治之",東漢鄭玄注"疕,頭瘍,亦謂秃也。身傷曰瘍。惡,惡疾也",此處"惡疾"特指具有傳染性或損毀外貌的嚴重疾病。

二、權威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定義為"難以醫治的疾病"(第二版第7卷第243頁),《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标注為名詞,注音èjí,釋例包含麻風、癫痫等具有社會禁忌特征的慢性病。

三、傳統醫學分類 清代《醫宗金鑒》将惡疾歸為"大風、疠瘍、癫痫"三類,其共同特征包含病程遷延、損形毀容、治療困難等特點。這與現代醫學的慢性傳染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存在對應關系。

四、社會文化内涵 該詞在儒家典籍中具有特殊倫理價值,《禮記·儒行》載"其居處不淫,其飲食不溽,其過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數也。其剛毅有如此者,儒有委之以貨財,淹之以樂好,見利不虧其義;劫之以衆,沮之以兵,見死不更其守;鸷蟲攫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來者不豫;過言不再,流言不極;不斷其威,不習其謀。其特立有如此者,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其居處不淫,其飲食不溽,其過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數也。其剛毅有如此者,儒有委之以貨財,淹之以樂好,見利不虧其義;劫之以衆,沮之以兵,見死不更其守;鸷蟲攫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來者不豫;過言不再,流言不極;不斷其威,不習其謀。其特立有如此者,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其中隱含着對患病者道德品格的特殊要求。

網絡擴展解釋

“惡疾”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醫學、社會及曆史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指難以治愈且令人痛苦的疾病,通常具有病程長、治療複雜的特點。在醫學語境中,該詞常見于描述癌症(如胃癌、肺癌)、艾滋病、白血病等惡性疾病。

二、具體表現

  1. 醫學範疇

    • 惡性腫瘤類:胃癌(早期無症狀,晚期出現嘔血)、肺癌(伴隨咳嗽、胸痛)、白血病(表現為貧血、感染)等。
    • 傳染性疾病:如艾滋病(破壞免疫系統)、瘧疾(高緻死率)。
    • 慢性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不可逆性肺損傷)。
  2. 曆史語境
    古代特指麻風病等具有明顯外貌損傷的疾病,如《史記》記載孔子弟子伯牛因患惡疾不願見人。

三、引申含義

該詞也可比喻社會頑疾或不良習慣,如鴉片成瘾被稱為"傳染惡疾"。在《後漢書》中,"惡疾"還延伸為"痛恨"之意,體現詞義的曆史演變。

四、語言特征

可通過查看醫學案例詳述,或參考了解古籍中的用法演變。

别人正在浏覽...

搬唇弄舌蹦床蹩躠敝陋參譚蠶蛻廠房寵樂竄紅錯列砥廉峻隅滌汔反暴紛敷烽火樓望槁項沒齒購捕歸盡咳笑橫蔑堅昆急持巾帼豪傑倦苦刻省冷鍋裡爆豆鸾尾明日鳥俗潘張左束鋪麗強力乾僵切倚妾魚青山翠谷禽獸不如日炙風吹散水山險少客沈葘神足月舌頭釋冕雙蛾殊越遂官恬惰甜瓜同辭同逆統系望門投止炜如鄉利倍義險手校歌狹鄉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