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規厲 ”。以正言相砥砺。 明 李東陽 《<可閑堂詩>序》:“予以文字知 清 ,又相與周旋鉛槧之事,而規厲期待,有大乎此者,為取是詩而序之。”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忽承箋惠……中間推許太過,蓋亦奬掖之盛心,而規礪真切,思欲納之於賢聖之域。”
“規砺”是一個漢語詞彙,屬于較為書面化的表達,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規砺”融合了“規範”與“磨煉”的雙重内涵,既可用于描述人際間的正向激勵,也可指自我修養的過程。其古典文獻中的用例()進一步印證了這一詞彙在傳統文化中的道德實踐意義。
規砺(guī lì)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和“石”兩個部首構成。其中,“⺮”為左右結構的部首,表示靶的形狀;“石”為上下結構的部首,表示石頭。
“規砺”一詞來源于古代兵器“砺兵”,原指用石頭刀磨劍,表示對刀劍進行磨砺以保持其鋒利和品質。後來,這個詞引申為個人的修養和鍛煉,意味着通過錘煉和磨練使自己變得更加堅強和完善。
在繁體字中,“規砺”這個詞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按照古時候的寫法,“規砺”的字形是
《例句》
1. 在大學期間,我們應該時刻規砺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2. 她憑借頑強的毅力和不斷規砺,成功通過了專業認證。
3. 年輕人要經曆一些生活的洗禮和規砺,才能真正成長為有用之才。
組詞:
規範、規則、規定、砺劍、砺石
近義詞:
鍛煉、修煉、磨砺、磨煉
反義詞:
放縱、懈怠、頹廢、消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