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 鹿櫨 ”。古時引以下棺或置井上以汲水的滑車或絞盤。《禮記·檀弓下》“公室視豐碑” 漢 鄭玄 注:“豐碑斵大木為之,形如石碑,於槨前後四角樹之,穿中,於間為鹿盧,下棺以繂繞。天子六繂四碑,前後各重鹿盧也。”《晉書·石季龍載記上》:“鐘一沒于 河 ,募浮沒三百人入 河 ,繫以竹絚,牛百頭,鹿櫨引之乃出。”《古文苑·王褒<僮約>》:“屈竹作杷,削治鹿盧。” 章樵 注:“鹿盧引綆以汲井。” 明 高啟 《題美人對鏡圖》詩:“曉院鹿盧鳴露井,玉人夢斷梨雲冷。” 章炳麟 《新方言·釋言》:“古人謂物圓可轉,及形圓腰細者,其音近於胡盧……汲具鹿盧是也。”參見“ 轆轤 ”。
(2).見“ 鹿盧劍 ”。
“鹿盧”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滑車或絞盤
指古代用于下葬時牽引棺木或井上汲水的起重裝置,類似辘轳(即滑輪)。
軍事與工程應用
部分文獻提到其用于軍事或大型工程,如搬運鐘鼎等重物。
指劍柄纏繞絲縧、形似辘轳的裝飾樣式,多見于古代名劍。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或語境進一步确認詞義。
《鹿盧》(lù)是一個漢字,意為鹿角。
鹿盧這個詞的部首是鹿,筆畫數為7。
《鹿盧》一詞最早見于《說文解字》,出自《周禮·春官·宗伯》篇。在古代漢字中,鹿代表着美好、吉祥的象征,盧則指鹿的角。
鹿盧在繁體字中為「鹿盧」。
古代漢字中,「鹿盧」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不同曆史時期的書法風格和地域差異,鹿盧可能會有一些變體,比如鹿的形狀、盧的變音等。但整體來說,在不同的變體中都能辨認出鹿和盧兩個部分。
他帶着一副鹿盧來參加晚會。
組詞:鹿角、鹿皮、鹿胎、鹿茸。
近義詞:鹿角、角峰、角質。
反義詞:羽毛、人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