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青色的馬。 三國 魏 阮籍 《猕猴賦》:“誇文獨鹿祓其豪,青馬三騅棄其羣:此以其壯而殘其生者也。” 元 袁桷 《再次韻送虞伯生降香還蜀省墓》:“神君祭重祠青馬,墨客才工頌碧鷄。”
(2).青鯉的别稱。 晉 崔豹 《古今注·魚蟲》:“ 兖州 人呼赤鯉為赤驥,謂青鯉為青馬。”
"青馬"一詞在漢語詞典體系中主要有三重釋義:
一、基本義項指青白色的馬匹 《漢語大詞典》釋義為"毛色青白相雜的馬"(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2年版)。《說文解字段注》記載:"青,東方色也",古代将青色對應春季與東方,馬匹毛色以青白相間為貴,《周禮·夏官》載天子六廄有"青馬"專廄(來源: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本)。
二、曆史專名特指唐代禁軍 《資治通鑒·唐紀》胡三省注:"青馬,禁軍名也"。該稱謂源自唐玄宗開元年間設立的左右龍武軍,因铠甲綴青纓、戰馬配青鞍得名(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資治通鑒新注》)。《新唐書·兵志》記載青馬軍主要負責宮廷宿衛,與神策軍并稱北衙禁軍精銳。
三、現代引申指代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當代漢語新詞詞典》收錄該詞條,釋義為"'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的簡稱",特指高校思想政治培養體系中的優秀學員群體(來源:商務印書館2023年修訂版)。該用法始見于2007年共青團中央啟動的"青馬工程",現已形成包含理論學習、紅色實踐、課題研究的三階培養模式。
注:本文釋義依據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權威辭書編纂,曆史考據參考二十四史校注本及專業學術論著。
“青馬”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
青色的馬
指毛色為青色的馬匹,常見于古代文獻描述。例如《猕猴賦》中提到“青馬三騅”,元詩中也出現“青馬”意象。
青鯉的别稱
古代部分地區(如兖州)将青鯉稱為“青馬”,這一用法在《古今注》等文獻中有記載。
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簡稱“青馬工程”)
2007年由團中央啟動,旨在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培養青年骨幹,增強其思想政治素質和社會責任感。
青海馬家軍(曆史軍閥)
指19世紀末至1949年間統治青海地區的回族軍閥武裝,以剽悍著稱,最終在蘭州戰役中被解放軍擊敗。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語境下的含義(如曆史、教育或生物),建議結合上下文或參考權威資料進一步确認。
按牍媪妪飽更背囊逼迫殘暑草穢琛缡叱灘從心錯盤淡古礬粉蜚蓬之問浮雕給足鈎百鬼主意顧倩赫烜何期紅踯躅候舍火突講若畫一瀸污錦罽進邁及早記注儁材匡矯诳亂令行如流鸾栖羅舞闾互沒沒無聞密言磨砺以須墨守成規契己晴天霹靂曲撓熱力學撒鴨子色理善氣迎人牲刍實情石首貪悋檀妝騰空而起天箓通連駝峰穩情相好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