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魏的意思、三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魏的解釋

(1). 明 魏允貞 及其弟 允中 、 允孚 并負時名,人稱 南樂 三 魏 。 清 姚之 《元明事類抄》卷十四引《明史稿》:“ 魏允貞 官兵部侍郎,弟 允中 、 允孚 俱為部郎,名著一時。 劉廷蘭 與弟 廷蕙 、 廷芥 亦皆舉進士,有名,世所稱 南樂 三 魏 , 漳浦 三 劉 者也。”

(2). 清 魏禧 與兄 際瑞 、弟 禮 皆有文名,時稱 甯都 三 魏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故四·征聘不至》:“唯 魏 ( 魏禧 )以古文擅名,其兄 際瑞 、弟 禮 ,皆有詩名,時號 寧都 三 魏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魏”一詞在曆史上有兩種主要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一、指明代與清代的三位魏姓兄弟

  1. 明代“南樂三魏”
    指明末魏允貞及其弟魏允中、魏允孚,三人以才學聞名,籍貫南樂(今河南南樂縣)。他們在政治和文學領域均有建樹,尤以魏允貞官至兵部侍郎,其弟亦任要職。

  2. 清代“甯都三魏”
    指清初江西甯都的魏禧與兄長魏際瑞、弟弟魏禮。三人以文學著稱,屬“易堂九子”核心成員,其中魏禧的散文成就最高,代表作為《大鐵椎傳》。

二、特殊語境下的引申含義

注意:若涉及曆史朝代“魏”(如三國曹魏),則與上述人物無關,需結合具體問題分析。當前解釋聚焦于“三魏”作為人物群體的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魏

《三魏》是指魏國、曹魏和北魏,是中國曆史上三個重要的政權。這個詞源自中國古代曆史,代表了不同時期的魏國。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三(三點水)、魏(鬼旁)

筆畫數:三(3畫)、魏(19畫)

來源

《三魏》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史記》一書中,用來描述漢朝時期的三個魏國,即魏(國)曹魏北魏

繁體

《三魏》的繁體寫作「三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法中,「三魏」的寫法可能略有差異。但總體而言,它們的基本結構和現代漢字相似。

例句

1. 漢朝時期,魏國、曹魏和北魏依次崛起,被合稱為《三魏》。

2. 《史記》中記載了《三魏》的興衰曆史。

組詞

三魏國、東魏、南魏、西魏、三魏亂。

近義詞

東魏、南魏、西魏。

反義詞

其他古代政權和朝代,如秦、漢、宋、元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