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詭俗的意思、詭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詭俗的解釋

(1).奇異的風俗、風習。《管子·法禁》:“詭俗異禮,大言法行,難其所為而高自錯者,聖王之禁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觀其豔説,則籠罩《雅》、《頌》,故知煒燁之奇意,出乎縱橫之詭俗也。” 唐 皮日休 《九諷系述》序:“在昔 屈平 既放,作《離騷經》,正詭俗而為《九歌》,辨窮愁而為《九章》。”

(2).欺世。《後漢書·方術傳序》:“如今溫柔敦厚而不愚,斯深於《詩》者也;疏通知遠而不誣,斯深於《書》者也;極數知變而不詭俗,斯深於數術者也。”

(3).違反常情,矯情。《梁書·孝行傳序》:“ 高祖 創業開基,飭躬化俗,澆弊之風以革,孝治之術斯著。每發絲綸,遠加旌表。而淳和比屋,罕要詭俗之譽,潛晦成風,俯列踰羣之迹。”《舊唐書·王世充傳論》:“ 世充 姦人,遭逢昏主,上則諛佞詭俗以取榮名,下則強辯飾非以制羣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詭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解析:

  1. 奇異的風俗或風習
    指與常規不同的特殊習俗或社會風氣。例如《管子·法禁》中提到“詭俗異禮”,強調與主流禮制相悖的異樣習俗。

  2. 欺世(貶義)
    帶有負面色彩,表示通過虛假或異常行為欺瞞世人。如《文心雕龍·時序》提到“縱橫之詭俗”,暗含對刻意标新立異以博取關注行為的批判。

  3. 違反常情或矯情
    指違背人情常理、故作姿态的表現。例如唐代皮日休在《九諷系述》中用“正詭俗”表達對矯飾之風的否定。

詞素解析:

此詞在不同語境中需結合具體文獻判斷傾向性,建議通過《管子》《文心雕龍》等古籍用例進一步理解其深層文化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詭俗》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詭俗》是一個中文詞彙,它通常被用來形容某些行為或事物具有奇怪、不尋常或不合乎常規的特點。這個詞常常用來描述一些不正常或畸形的行為或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詭俗》這個詞由部首“讠”和“租”組成。其中,“讠”是左邊的部首,表示語言相關的意思;“租”是右邊的部首,表示關于出租、雇傭等相關的意思。

根據《新華字典》,《詭俗》的總筆畫數是11個。

來源和繁體字

《詭俗》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它的意思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在繁體字中,詞的拆分和筆畫保持不變,“詭”和“俗”字的形狀也基本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意思基本相同。“詭”字在古代的寫法中可能會有略微的差異,而“俗”字在古代的寫法中與現代寫法基本一緻。

例句

1. 他的言行舉止十分詭俗,沒有人能夠理解他的思維方式。

2. 這部電影表達了另類藝術和傳統文化的沖突,展現了一種詭俗而有趣的風格。

組詞

1. 詭計:指用捏造的手段欺騙和蒙騙别人。

2. 俗套:指陳舊或缺乏新意的事物、做法或說法。

近義詞

1. 奇異:形容與正常或常規不同的特點。

2. 獨特:指與衆不同、與常規不同、獨具一格的特點。

反義詞

1. 正統:與詭俗相對立,指符合傳統規範、正規的。

2. 樸實:與詭俗相對立,指簡單、自然、不加修飾的風格或表達方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