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術的意思、國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術的解釋

指我國傳統的武術。 巴金 《雪》:“國樂之後是國術。一個強壯的漢子裸着上身出來打幾套拳。另一個穿短打的耍了一回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國術”是中國漢語中的一個專有名詞,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曆史背景,其核心含義是指中國傳統的武術體系。以下從詞典釋義、曆史淵源和現代内涵三個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一、詞典釋義

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的定義:

國術(guó shù):指我國傳統的武術。包括拳術、器械、對練、散打及相關的理論體系,強調強身健體、防身自衛和修身養性,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這一釋義明确了“國術”的本質屬性——它并非泛指所有武術,而是特指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民族特色的武術系統。


二、曆史淵源與官方定位

“國術”一詞的正式确立與近代民族意識覺醒密切相關:

  1. 民國時期的官方命名(1920年代):

    為振興民族精神,國民政府成立“中央國術館”,将傳統武術統稱為“國術”,賦予其“強國強種”的使命。這一名稱凸顯了其作為國家代表性文化遺産的地位。

  2. 文化符號的延續:

    新中國成立後,“國術”雖較少用于官方文件,但在民間及海外華人社群中仍廣泛使用,成為中華武術的文化代稱。


三、現代内涵與核心特征

當代語境下,“國術”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1. 技術體系:

    涵蓋少林、武當、峨眉等流派,以及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拳種,刀、槍、劍、棍等器械技法。

  2. 文化載體:

    融合中醫經絡學、道家陰陽學說、儒家倫理思想(如“止戈為武”的武德精神)。

  3. 功能價值:
    • 強身健體:通過導引、吐納提升生理機能;
    • 技擊實戰:攻防技巧的實踐應用;
    • 精神修養:追求“内外兼修”的身心境界。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詞典定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查看詞條(需購買或訂閱)

  2. 曆史文獻:

    中央國術館編《國術周刊》(1928-1944年),現存于國家圖書館古籍部。

  3. 學術研究:

    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中國武術史》,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年。

    圖書簡介


“國術”是以中國傳統哲學為根基,集技擊、養生、修心于一體的民族武術體系,其定義兼具技術範疇與文化認同的雙重屬性。

網絡擴展解釋

“國術”是對中國傳統武術的尊稱,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1. 定義與核心内涵
    國術指我國傳統武術,強調“隻殺敵,不表演”的實用性。其名稱由“強國強民”的“國”與“技巧藝術”的“術”組成,注重強身健體、保家衛國的功能。此外,國術還包含摔跤、射箭等傳統體育項目,是一個綜合性民族體育體系。

  2. 曆史起源與演變

    • 1927年,張之江聯合馮玉祥、蔡元培等人在南京創立“國術研究館”,提出“強種強國,民衆國術化”的目标。
    • 1928年更名為“中央國術館”,首次正式使用“國術”一詞,後台灣沿用此稱;1952年大陸成立“中國武術協會”,改用“武術”。
  3. 核心思想與特點
    國術強調“術德并重,内外兼修”,既重視武藝(如拳法、器械),也注重武德培養。其技術體系包括少林、武當、峨眉等主要門派,以及太極拳、氣功等内家功夫。

  4. 現代發展與現狀
    國術在當代被納入全民運動和國際體育競賽,如中華民國全民運動會項目。大陸則将其作為文化遺産保護,并融入健身、競技等領域。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門派或曆史事件,可參考來源中的權威網頁(如、7)。

别人正在浏覽...

暗相白狼白削并州兒猜離長川成單成梁侈目出腳詞案村陋笃疾芳蘭繁奓法橋飛靈孤店還贽寒噤候意宦達胡雁胡夷剪薙計酬季弟節樓徑界祭養钜功連名寥梢露店輪廠馬服茂豫飄搖潛水員輕年傾矚糅莒掃描上上下下十二碧峰時效獸害戍栅私志私自遂歌筍乾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妥善黠胡纖埃賢侯仙山消化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