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寥稍 ”。稀少。 唐 溫庭筠 《寒食日作》詩:“紅深緑暗徑相交,抱暖含春被紫袍。綵索平時牆婉娩,輕毬落處晚寥梢。”晚,一本作“ 花 ”。
寥梢(liáo shāo)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析:
發音與結構
發音為「liáo shāo」,由“寥”(稀少)和“梢”(樹枝末梢)組合而成。兩字疊加,字面可理解為“像樹梢一樣稀少”,引申為事物極其罕見或數量極少。
基本含義
形容事物非常稀少或幾乎不存在。例如:“資源寥梢,需謹慎規劃。”
出處與例句
最早見于唐代溫庭筠的《寒食日作》詩句:“輕毬落處晚寥梢”,此處描述寒食節時輕毬(一種遊戲道具)落地後周圍環境的冷清稀少之态。部分版本将“晚”寫作“花”,但兩種版本均以“寥梢”強化場景的寂寥感。
近義詞與用法
近義詞包括“寥若晨星”“鳳毛麟角”等,均用于強調稀少。現代使用中,該詞較為生僻,多出現于文學或學術語境,日常口語中較少見。
注意點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提到“錐度”等不同解釋,但缺乏可靠依據,建議以權威詞典釋義為準。
《寥梢》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極為狹小或非常細小的莖梢或枝條。
《寥梢》的拆分部首為“寸”和“木”,其中“寸”是上部部首,表示長度單位,而“木”是下部部首,表示與樹木有關。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
《寥梢》一詞來源于古代漢字,由于漢字的演變,它的繁體字為「寥梢」。
在古代漢字中,「寥梢」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寥」的古代寫法為「寽」。
1. 這個花苞隻有寥梢大小,但卻散發着濃郁的花香。
2. 他發現樹枝梢上有一個寥梢般的小巢,裡面孵化了幾隻小鳥。
1. 層寥梢:形容樓層或樹木的分枝極為細小。
2. 斷寥梢:表示枝條或莖梢被意外斷裂。
1. 細枝末節:指非常細小的枝條或莖梢。
2. 細微:表示極為微小或極細。
粗大:與寥梢相反,表示粗壯或寬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