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兒的意思、并州兒的詳細解釋
并州兒的解釋
指北方邊地的豪俠少年。 并州 、 幽州 為我國古代北方重鎮,民風崇尚遊俠,多勇義之士,故有此稱。 三國 魏 曹植 《白馬篇》:“借問誰家子, 幽 并 遊俠兒。”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人為之歌曰:‘ 山公 時一醉,徑造 高陽池 。日莫倒載歸,茗艼無所知。復能乘駿馬,倒著白接籬。舉手問 葛彊 :何如 并州 兒?’…… 彊 是其愛将, 并州 人也。” 唐 李白 《少年行》之一:“經過 燕 太子,結託 并州 兒。”
詞語分解
- 并的解釋 并 ì 合在一起:并攏。合并。兼并。 一齊,平排着:并駕齊驅。并重(恘 )。并行(妌 )。 連詞,表平列或進一層:并且。 用在否定詞前,加強否定的語氣,表不像預料的那樣:并不容易。 并 ī 中國山西
網絡擴展解釋
“并州兒”是古代對北方邊地豪俠少年的稱謂,其含義及文化背景可綜合如下:
-
詞義解釋
“并州兒”指并州、幽州(今山西、河北北部一帶)地區崇尚遊俠精神的勇義少年。因兩地地處北方邊陲,民風剽悍,曆史上多出骁勇善戰、重義輕生之人,故以此代稱豪俠之士。
-
曆史與地理背景
并州為古代九州之一,核心區域在今山西太原。作為軍事重鎮,此地長期面臨遊牧民族侵擾,促使當地形成尚武傳統。如西晉劉琨曾據守并州晉陽(今太原)抵禦匈奴,其事迹被傳頌為忠勇典範。
-
文學中的體現
- 曹植《白馬篇》以“幽并遊俠兒”描繪邊地少年的英勇氣概;
- 李白詩句“結托并州兒”進一步将其塑造成豪俠精神的象征;
- 《世說新語》記載山簡與并州将領葛彊的典故,反映當時社會對“并州兒”勇武形象的認可。
-
文化内涵
該詞不僅指代地域群體,更承載着剛烈忠義、保家衛國的精神特質。唐宋以後,“并州兒”逐漸成為文化符號,用以贊頌英勇果敢、心懷家國之人。
“并州兒”融合了地理、曆史與文學多重意蘊,生動體現了古代北方邊民的尚武傳統和俠義精神。
網絡擴展解釋二
《并州兒》這個詞是指北方的兒子,特指并州(今山西省)的男子。它可以拆分為“并”、“州”和“兒”三個字。
- “并”字的部首是丷(二丨),它的筆畫數目為 4。
- “州”字的部首是川(巜),它的筆畫數目為 6。
- “兒”字的部首是兒(⺼),它的筆畫數目為 2。
《并州兒》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地域劃分,使人可以清晰地辨認不同地區的人。至于繁體字的寫法,通常是將簡體字中的一些部分進行額外的筆畫增添。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在的寫法有所不同,但字的意思通常是相同的。因此,《并州兒》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與今天相比可能有一些差别,但仍指代北方的男子。
以下是一個含有《并州兒》的例句:
“他是個地道的《并州兒》, 擅長馬術。”
在《并州兒》這個詞組裡,可以組成其他相關詞語,例如:“并州人”、“并州方言”等。
在近義詞方面,可以使用“北方男子”、“山西男子”等詞語來替換《并州兒》。
反義詞可以是“南方人”、“外地人”等詞語,因為它們與《并州兒》所代表的地域範圍相對立。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