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国术的意思、国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国术的解释

指我国传统的武术。 巴金 《雪》:“国乐之后是国术。一个强壮的汉子裸着上身出来打几套拳。另一个穿短打的耍了一回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国术”是中国汉语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其核心含义是指中国传统的武术体系。以下从词典释义、历史渊源和现代内涵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一、词典释义

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的定义:

国术(guó shù):指我国传统的武术。包括拳术、器械、对练、散打及相关的理论体系,强调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和修身养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这一释义明确了“国术”的本质属性——它并非泛指所有武术,而是特指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民族特色的武术系统。


二、历史渊源与官方定位

“国术”一词的正式确立与近代民族意识觉醒密切相关:

  1. 民国时期的官方命名(1920年代):

    为振兴民族精神,国民政府成立“中央国术馆”,将传统武术统称为“国术”,赋予其“强国强种”的使命。这一名称凸显了其作为国家代表性文化遗产的地位。

  2. 文化符号的延续:

    新中国成立后,“国术”虽较少用于官方文件,但在民间及海外华人社群中仍广泛使用,成为中华武术的文化代称。


三、现代内涵与核心特征

当代语境下,“国术”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1. 技术体系:

    涵盖少林、武当、峨眉等流派,以及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拳种,刀、枪、剑、棍等器械技法。

  2. 文化载体:

    融合中医经络学、道家阴阳学说、儒家伦理思想(如“止戈为武”的武德精神)。

  3. 功能价值:
    • 强身健体:通过导引、吐纳提升生理机能;
    • 技击实战:攻防技巧的实践应用;
    • 精神修养:追求“内外兼修”的身心境界。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词典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查看词条(需购买或订阅)

  2. 历史文献:

    中央国术馆编《国术周刊》(1928-1944年),现存于国家图书馆古籍部。

  3. 学术研究: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

    图书简介


“国术”是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根基,集技击、养生、修心于一体的民族武术体系,其定义兼具技术范畴与文化认同的双重属性。

网络扩展解释

“国术”是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尊称,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1. 定义与核心内涵
    国术指我国传统武术,强调“只杀敌,不表演”的实用性。其名称由“强国强民”的“国”与“技巧艺术”的“术”组成,注重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功能。此外,国术还包含摔跤、射箭等传统体育项目,是一个综合性民族体育体系。

  2. 历史起源与演变

    • 1927年,张之江联合冯玉祥、蔡元培等人在南京创立“国术研究馆”,提出“强种强国,民众国术化”的目标。
    • 1928年更名为“中央国术馆”,首次正式使用“国术”一词,后台湾沿用此称;1952年大陆成立“中国武术协会”,改用“武术”。
  3. 核心思想与特点
    国术强调“术德并重,内外兼修”,既重视武艺(如拳法、器械),也注重武德培养。其技术体系包括少林、武当、峨眉等主要门派,以及太极拳、气功等内家功夫。

  4. 现代发展与现状
    国术在当代被纳入全民运动和国际体育竞赛,如中华民国全民运动会项目。大陆则将其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并融入健身、竞技等领域。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门派或历史事件,可参考来源中的权威网页(如、7)。

别人正在浏览...

百拙千丑被中画肚别第敝舌波厮差错长腰米襜如禅榻逞娇鬭媚车什赤牛中尉春丝刁嘴氐酋锻磨断阻笃么恩举饭单旛旛翻涛梵学抚躬鲑膳狠恶滑雪衫花院见禁见少徼驳街陌括地留君子龙辔枚枚摩奬难割难舍飘吹千难万险清概庆藴趣会热擦桑屐骚士山长水远舍采十九路水次水火不相容谈锋头容驼脂稳婆乌贼香水兰小弱遐圻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