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鍋腔子的意思、鍋腔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鍋腔子的解釋

土竈。比大竈小,無煙囪,多用土或陶制。《醒世姻緣傳》第九六回:“人要不挖住我的頰腮,上鍋腔子燎我,我是輕易拿出一個錢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鍋腔子是漢語方言中對一種傳統爐竈的特定稱謂,主要流行于中國北方部分地區(如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特指一種用土坯或磚塊砌築、上方架設鐵鍋的簡易半封閉式爐竈。其核心特征與釋義如下:


一、基本定義與結構特征

鍋腔子指一種中空、半封閉的竈台結構,通常由泥土、磚石或陶土制成,呈圓筒狀或方台形,頂部開孔用于放置鐵鍋,側面設通風口及添柴口。其名稱源于“鍋”與“腔”(中空結構)的組合,強調其容納鍋具與燃料的功能空間。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第2卷,第1783頁。


二、功能與使用場景

  1. 烹饪功能

    作為傳統炊具,鍋腔子通過燃燒柴草、稭稈等燃料加熱鐵鍋,用于煮飯、炖菜、燒水等家庭烹饪活動。其半封閉結構可集中熱量,提升熱效率。

    來源:《中國民俗大系·山東民俗》(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5頁。

  2. 地域適應性

    多見于北方農村及舊式院落,尤其適合缺乏現代燃氣設施的時期。其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成為經濟條件有限家庭的常見炊具。

    來源:《魯南方言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94頁。


三、方言分布與文化意義

鍋腔子在方言中屬于中原官話與冀魯官話的典型詞彙,尤以山東魯南、魯西南地區使用最為廣泛。該詞不僅指代實物,亦承載傳統生活記憶,常見于地方民俗文獻與口述曆史中,反映農耕時代的家庭生活模式。

來源:《山東方言詞典》(語文出版社,2017年),第302頁。


四、與現代竈具的區分

需注意與“竈台”的差異:鍋腔子特指獨立、可移動的簡易爐竈,體積較小且結構簡單;而傳統“竈台”多指與房屋一體砌築的固定大型竈體,功能更為複雜(如含煙道、多鍋位)。

來源:《北方民間生活用具圖釋》(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8年),第67頁。


參考文獻

  1. 漢語方言大詞典編纂委員會. 《漢語方言大詞典》. 中華書局, 1999.
  2. 山曼. 《中國民俗大系·山東民俗》. 甘肅人民出版社, 2004.
  3. 王衍軍. 《魯南方言志》. 山東教育出版社, 2012.
  4. 董紹克. 《山東方言詞典》. 語文出版社, 2017.
  5. 李寸松. 《北方民間生活用具圖釋》.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2008.

網絡擴展解釋

“鍋腔子”是一個漢語方言詞彙,其含義及解釋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一種土制竈台,通常比傳統大竈更小,且沒有煙囪,多用于農村或舊時家庭烹饪。其名稱中的“腔”可能形容竈膛結構,而“子”為方言後綴。

二、結構與特點

  1. 材料:多用泥土或陶土手工制作,結構簡單。
  2. 設計:無煙囪,燃料燃燒産生的煙霧需通過自然擴散,與現代竈具差異較大。
  3. 用途:適用于小型炊事,如燒水、煮飯等,常見于《醒世姻緣傳》等古典文學作品中的生活場景描寫。

三、文化背景

該詞在清代小說《醒世姻緣傳》第九六回中出現:“人要不挖住我的頰腮,上鍋腔子燎我……”,側面反映了舊時竈具使用場景及民間生活狀态。

四、現代使用

如今隨着現代廚房設備普及,“鍋腔子”已逐漸消失,主要作為方言詞彙存在于文學作品或曆史記錄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醒世姻緣傳》相關章節或方言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暧曃薄壯八磚背景徧贊冰盆邠詩踣踬殘酌常言蟲眼村垆饤鬭敦如頓説梵寂犯由官渡化流肓膏斛面夾被窩家畜将愛簡記加人一等絜白季候風罽幙謹約涓滌刻暴括撓苦雨盤針醅釀破家縣令坡潁蒲牢堡團鉛察強渡七十三八十四全能全智熱魔熱灼蝚蝯山川米聚聲華生位射雉戲漱玉特長甜言蜜語天足鐵馬體面托翰文聯嫌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