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鐵馬的意思、鐵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鐵馬的解釋

(1) [armored horses;crack cavalry]∶披鐵甲的戰馬;鐵騎

鐵馬冰河入夢來。——宋· 陸遊《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金戈鐵馬

(2) [tinkling pieces of metal hanging from the eaves of pagodas ,temples,etc.]∶挂在宮殿、廟宇等屋檐下的銅片或鐵片,風吹過時能互相撞擊發出聲音

詳細解釋

(1).配有鐵甲的戰馬。有時亦指雄師勁旅。《文選·陸倕<石阙銘>》:“鐵馬千羣,朱旗萬裡。” 李善 注:“鐵馬,鐵甲之馬。” 宋 陸遊 《書憤》詩:“樓船夜雪 瓜州渡 ,鐵馬秋風 大散關 。” 明 無心子 《金雀記·餞别》:“金戈和鐵馬,壯儒紳,竚看弘施立大勳。”

(2).檐鈴。懸于檐間的鈴,風吹發聲。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四折:“莫不是鐵馬兒簷前驟風。”《紅樓夢》第八七回:“一會兒,簷下的鐵馬也隻管叮叮噹噹的亂敲起來。” 清 顧張思 《土風錄》卷一:“簷前懸鐵馬,始於 隋煬帝 。《南部煙花記》雲:‘臨池觀竹,既枯, 隋 後每思其響,夜不能寐。 煬帝 為作薄玉龍數十枚,以縷線懸于簷外,夜中因風相擊,聽之與竹無異。民間效之,不敢用龍,以竹駿代,今俗則以燒料謂之鐵馬。以如馬被甲作戰鬥形,且有聲也。’” 許地山 《綴網勞蛛·黃昏後》:“門前底海潮音,後園底蟋蟀聲,加上檐牙底鐵馬和樹上底夜啼鳥,這幾種聲音直像強盜一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鐵馬”作為漢語複合詞,在詞典學範疇包含三個核心義項:

一、本義指披甲戰馬 《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最早見于南北朝文獻,特指裝備金屬護具的軍馬。唐代李賀《馬詩》中“鐵馬踏青雲”即為此義,展現古代戰争場景中的軍事意象。

二、檐鈴的文學代稱 宋代《廣韻》記載“宮殿檐鈴,俗呼鐵馬”,這一引申義源自懸挂在屋檐下的金屬鈴铛,風吹撞擊聲似馬蹄。李清照《聲聲慢》中“鐵馬冰河”即借檐鈴聲響營造孤寂意境。

三、現代機械設備的轉喻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新增釋義,指代鋼鐵結構的機動車輛,如鐵路機車、工程機械等。這種語義演變符合漢語“以材質代本體”的構詞規律,常見于工業領域術語。

該詞在《古代漢語詞典》中被标注為雙聲連綿詞,其聲韻結構“tiě mǎ”符合中古漢語音韻規則,具有典型的重唇音疊用特征,這種語音形态強化了詞語的力量感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

“鐵馬”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一、古代文學中的核心含義

  1. 披甲戰馬/精銳騎兵
    指配有鐵甲的戰馬或骁勇善戰的軍隊,常見于戰争題材的詩詞。如陸遊《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鐵馬冰河入夢來”,《西廂記》也提到“鐵馬兒簷前驟風”。該意象常與“金戈”并用,象征軍事力量(如《石阙銘》“鐵馬千羣,朱旗萬裡”)。

  2. 建築檐鈴
    指懸挂在宮殿、廟宇屋檐下的金屬片,風吹時撞擊發聲。元代王實甫《西廂記》中“鐵馬兒簷前驟風”即為此意。

二、現代延伸含義 3.施工護欄
現代工業術語,指黃黑相間的金屬隔離護欄,采用無縫鐵管焊接工藝,用于工地圍擋。

  1. 騎行文化隱喻
    在口語中可比喻騎摩托車或自行車的人群,如“鐵馬騎士”形容騎行愛好者。

三、語義演變特點
該詞從具體軍事器械(戰馬)演變為建築構件(檐鈴),再到現代工業品(護欄)和運動文化符號,體現了詞彙隨時代發展的多義性。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如古詩多指戰馬,工程場景則指護欄。

完整釋義可參考滬江詞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阪險豹關寶糖備利鼻兒嗶吱陳皮敕條敕曉傳檄東直度索君二韭肥牛飛礮粉戲佛國幹重汗酒豪崛龢平誨翰諱門戶阈匠麗薦延渴骥奔泉客裡寬貸蘭艾難分缧臣龍艘胪叙滿口馬食孽根禍胎馮河樯橹搶窩鉗制青檮凄悒羣工森林申菽守庚申帥示雙魚鑰綀裳竹笥鼠思四公子松鷄鐵擺廳子都退股兔園冊未為不可文檔洗滌劑細濛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