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功之尊顯者。《書·洛诰》:“記功宗,以功作元祀。” 蔡沉 集傳:“功宗,功之尊顯者。”
(2).謂極有功力。 清 包世臣 《與楊季子論文書》:“ 退之 諸文,序為至劣……而論者不察,推為功宗。”
“功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功之尊顯者
指功績顯著、地位尊貴的人或事。源自《尚書·洛诰》中“記功宗,以功作元祀”,蔡沉注解為“功之尊顯者”。該用法強調功業的崇高性和影響力,常用于曆史或典籍中描述重大貢獻。
極有功力
指在技藝、文學等領域造詣深厚。例如清代包世臣評價韓愈文章時提到“退之諸文……而論者不察,推為功宗”,即認為其文筆功力深厚。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尚書·洛诰》、蔡沉《書集傳》或包世臣《與楊季子論文書》等文獻。
“功宗”是一個漢字詞,由“功”和“宗”兩個字組成。
“功”的部首是“力”,總共有5畫。而“宗”的部首是“宀”,總共有8畫。
“功宗”一詞可追溯到先秦時期。在《論語·子張》中,孔子曾經說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這句話中的“君子成人之美”即為“功宗”的意思,即指人應該努力追求德行美德。
在繁體中,“功宗”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一緻。
在古代漢字中,“功宗”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以繁體字的形式呈現,其中“功”字的上部結構像“力”字,下部結構則像“工”字,表示通過努力實現美德;“宗”字的上部結構為“宀”形,下部兼具“示”字的形狀,表示道德的根源和宗旨。
1. 她的辛勤工作和樂于助人的精神代表着她的功宗。
2. 這位科學家緻力于推動環境保護事業,将其視為自己的功宗。
- 武功宗師
- 學術宗師
- 宗教功課
- 美德
- 道德
- 德行
- 惡行
- 道德敗壞
- 不端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