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喪亡。《南史·蕭明傳》:“及聞社稷淪蕩,哀泣不捨晝夜。”
“淪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側重點,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讀音:lún dàng
核心解釋:
如需更詳細的古文例證或用法分析,可參考《南史》等曆史文獻或權威詞典()。
《淪蕩》是一個漢字詞語,多指人在境遇不好、處境困頓下的頹廢、無所適從的狀态。形容人心情落寞、波瀾起伏。也可以用來形容生活、事業等方面面臨困難,無法掌控的情況。
《淪蕩》的拆分部首為“氵”和“艹”,部首“氵”表示水,部首“艹”表示草。《淪蕩》字共有11畫。
《淪蕩》是一個由簡體漢字演變而來的詞語,其繁體字為「淪蕩」。
在古代漢字中,漢字“淪”通常是寫成「淪」字,意思是沉迷、落難、失勢等。而“蕩”這個字則通常是寫成「蕩」字,表示搖擺、輕快等。兩個字合在一起後,表示情感激動、心境不穩定的狀态。
1. 他在事業上一度遭到了淪蕩,但最後他重新振作起來。
2. 長時間的孤獨導緻她的情緒淪蕩不已。
3. 困境中,他始終保持着不淪蕩的決心。
1. 淪落:指人陷入困境,喪失地位或財産。
2. 淪喪:指人身敗名裂、精神崩潰。
3. 沉淪:指人陷入深淵、迷失自我。
4. 颠沛流離:形容生活困頓,飄零無依的狀态。
1. 頹廢:指人的精神或身體疲憊,情緒低落,無望狀态。
2. 郁郁寡歡:形容内心憂傷,無法快樂的心情。
3. 迷茫:形容對将來或目标缺乏明确的認識和迷惑狀态。
1. 振奮:指人情緒激發,精神振作。
2. 笑逐顔開:形容心情愉悅,喜笑顔開。
3. 刻苦努力:指對事業、學習等充滿堅持與奮鬥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