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co Polo] (1254—1324)意大利人,曾于1275年來中國,在元朝任職17年。著有《馬可波羅行記》,介紹他在東方的見聞
“馬可·波羅”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指意大利旅行家、商人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1324),他是曆史上最早深入東方并留下詳細記錄的歐洲人之一。其生平及貢獻包括:
在漢語中,“馬可·波羅”有時被用作成語,形容“口才極好、能言善辯”。這一用法源自他在中國通過語言能力獲得信任的經曆,但屬于非主流引申義,多見于特定詞典或口語表達。
《馬可·波羅》這個詞是指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和探險家馬可·波羅。他是13世紀末至14世紀初的人物,以他的旅行和對亞洲的描述而聞名。
這個詞可以拆分為三個部首:馬、口和勺。其中,“馬”代表動物,“口”代表聲音,“勺”則是一個器具的意思。
《馬可·波羅》一詞源自于拉丁文的“Marcus Polo”。馬可·波羅本人來自意大利*********共和國,他在他的一本著作《東方遊記》中詳細描述了他在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所見所聞。
在繁體漢字中,馬可·波羅一詞的寫法和簡體漢字沒有太大差異。
根據古時候的寫法,馬可·波羅可以用傳統的楷書或隸書來書寫。具體的書寫風格會略有不同。
例句:馬可·波羅是一位偉大的旅行家。
組詞:馬背、馬車、波浪、羅網。
近義詞:探險家、旅行者。
反義詞:宅在家中、不願遠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