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ld office] 任職
部曲服事供職,同于編戶。——《三國志·梁習傳》
(1).任職;盡責。 漢 張衡 《思玄賦》:“戒庶僚以夙會兮,僉供職而并訝。” 晉 潘嶽 《九品議》:“卑位下役,非為鄙愚,所以供職。” 宋 司馬光 《辭提舉修實錄劄子》:“臣自受命以來,以衰羸多病,罕曾得到局供職。”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司諫正言,非特旨供職,亦不任諫諍。” 茅盾 《動搖》十一:“久已被捕的三個人釋放了,縣長照舊供職。”
(2). 清 代京官考績第三等之稱。《清會典·吏部·考功清吏司》:“凡京察,堂官察其屬之職而註考焉,一等曰稱職,二等曰勤職,三等曰供職。”注:“守謹、才平、政平,或才長、政勤、守平為供職,列為三等。”
供職指擔任某種職務或職位,履行工作職責的行為。該詞強調個人在特定機構或崗位上承擔正式的工作責任,常見于書面語及正式場合。以下為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供職(動詞)
指在某個機構、部門或崗位上擔任職務,執行相關工作。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示例:他長期在政府部門供職,經驗豐富。
職務屬性
強調職務的正式性與持續性,通常用于描述長期或固定的工作崗位,如“在高校供職”“供職于企業”。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責任指向
隱含對崗位職責的履行義務,如“供職期間恪盡職守”。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常與介詞“于”搭配(如“供職于某單位”),或直接接機構名稱(如“供職外交部”)。
屬書面正式用語,區别于口語化的“上班”“工作”。
來源:《現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
(注:因詞典版權限制未提供線上鍊接,建議通過官方出版社或圖書館查閱實體書籍。)
“供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釋:
核心釋義
“供職”指在某個機構、組織或單位中擔任職務并履行職責,強調持續性地為工作盡責。例如:“他在海關供職三十年”。
詞源與曆史
多用于正式或書面語境,描述長期、穩定的職業狀态。例如簡曆、官方文件中常見“供職于某機構”的表達。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考績制度或具體例句,可參考《三國志》《清會典》等文獻。
變巧臂長刍豢催花雨答辭打扣大元帥蹲立方割煩苛風囊公患工業城市共振工字梁夠味瑰異回帆回頭是岸谏珂踐作雞駭矜大勁直九隩紀限珂羅版口兵勞冗嶚嶢黎牛榴裙龍團名筆摸着石頭過河偶然性缥紅纰軟起航全恉掃疥贍麗生産要素審數石蓮子十室容賢四萃司庫酸辣湯歲竟索性體用推士外欠妄其委舍危象相對新亭纖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