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官名。《周官·夏官》有司甲, 魏 以後有庫部。 唐 初亦設庫部,後曾改為司庫,屬兵部,掌兵器鹵簿等。參閱《通典·職官五》。
(2).官名。 元 置司庫,屬戶部,掌財寶。 清 戶部、王府亦分别置司庫。參閱《清通典·職官二》、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王府官員制度》。
(3).團體的領導機構中主管財務的人。《人民日報》1972.9.14:“出席閉幕式的還有……亞兵聯盟名譽司庫。”
“司庫”一詞的含義可從曆史演變和現代應用兩個維度綜合解析:
指管理財物的專職人員或機構,既涵蓋古代官府中的財務官員,也包含現代團體、企業的資金管理者()。
企業及金融機構職能
具體業務範疇
現也可比喻家庭或組織中擅長財務管理的人()。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制度或企業案例,可參考《通典·職官五》或現代集團司庫管理規範。
《司庫》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負責管理庫房、財物的人員。司庫一詞可以用于形容官方機構或企業中負責倉庫管理和財物儲備的人。
《司庫》的部首是“口”,讀音是“司 (sī)”、“庫 (kù)”。
《司》的筆畫數為5,它是個人名部首的一種,表示官員的身份。
《庫》的筆畫數為7,它是意符部首的一種,表示與儲藏、存放相關的意義。
《司庫》是一個古老的漢字詞語,最初出現在《漢書·地理志·弘農》一書中。該詞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漢代。它是由“司”和“庫”兩個字組合而成的。
《司庫》在繁體中的寫法仍然是“司庫”,沒有變化。
在古代,司庫的寫法與現代相差不大,隻是一些字形稍有變化。例如,古代有些字用的是從右至左的書寫方式,而現代則通常從左至右書寫。總體而言,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保持一緻。
1. 他是公司裡的司庫,負責管理倉庫和財物。
2. 這位司庫有豐富的經驗,對財務管理非常熟練。
組詞:財庫、庫房、庫存。
近義詞:倉庫管理員、庫管。
反義詞:財務出納、經費支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