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公退的意思、公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公退的解釋

公務完畢,離開官廳。 唐 許渾 《姑熟官舍寄汝洛友人》詩:“務開唯印吏,公退隻棋僧。” 南唐 伍喬 《寄張學士洎》詩:“不知何處好消憂,公退攜壺即上樓。”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八:“ 王元之 在 黃 日,作竹樓與 無愠齋 。記其略雲:後人公退之餘,召高僧道士烹茶煉藥,則可矣;若易吾齋為廐庫廚傳,則非吾徒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公退”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解釋

公退指公務處理完畢後離開官廳或辦公場所,強調官員結束日常工作後的行為狀态。該詞由“公”(公務)和“退”(離開)組合而成,并非現代意義上的“退休”或“辭職”。


二、詳細說明

  1. 核心含義
    專指官員完成當日公務後,從官署或處理政務的場所離開,常見于唐宋詩文。例如:

    • 唐代許渾《姑熟官舍寄汝洛友人》中“公退隻棋僧”,描述官員退衙後與僧人下棋的場景。
    • 南唐伍喬《寄張學士洎》中“公退攜壺即上樓”,展現官員公務結束後攜酒登樓的閑適。
  2. 語境延伸
    宋代朱弁《曲洧舊聞》提到“公退之馀”可烹茶會友,進一步體現該詞隱含的“公務結束後的私人時間”。


三、語源與例證


四、近義詞與使用場景


五、補充說明

需注意其與現代“退休”的區别:“公退”是短期行為(每日離衙),而“退休”是長期狀态(終止職務)。當代語境中,該詞多用于古文研究或曆史題材創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公退》的意義

《公退》一詞指的是官員退休或辭職。這是由“公”和“退”兩個字組合形成的詞彙。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公退》的部首是“彳”和“辶”,表示人類行走。其中,“公”的筆畫數是4畫,“退”的筆畫數是7畫。

來源和繁體字

《公退》的來源是漢語詞彙,用于描述官員退休或辭職的情況。在繁體字中,與簡體字相比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是“公退”這兩個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可能會有一些差異。然而,《公退》這兩個字在古代的寫法與現代寫法相似,沒有太大變化。

例句

1. 他在黨和國家的貢獻已經足夠,所以他決定公退,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

2. 那位資深的官員因疾病而公退,引起了一系列的政治變動。

組詞

公務員、公職人員、退休、辭職等。

近義詞

卸任、離職、退職等。

反義詞

就任、上任、入職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