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珊瑚鈎的意思、珊瑚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珊瑚鈎的解釋

(1).古人認為的一種瑞應之物。《孝經援神契》:“珊瑚鉤,瑞寶也,神靈滋液,百珍寶用則見。”《宋書·符瑞志下》:“珊瑚鈎,王者恭信則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宋書·符瑞志》曰:‘珊瑚鈎,王者恭信則見。’然不言其形狀,蓋自然之寶也。”

(2).用珊瑚所作的帳鈎。 唐 杜甫 《八哀詩·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豐屋珊瑚鉤,麒麟織成罽。” 清 陳維崧 《菩薩蠻·秘戲》詞:“寶篆鎮垂垂,珊瑚鉤響時。”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 蕭詮 詩曰‘珠簾半上珊瑚鉤’,則以珊瑚為鉤耳。”

(3).比喻文章書畫華麗珍貴。 唐 杜甫 《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詩:“飄飄青瑣郎,文采珊瑚鈎。” 仇兆鳌 注引 師尹 曰:“珊瑚鈎,言文章之可貴。” 元 虞集 《題柯敬仲畫》詩:“百花潭深濯新錦,持報以比珊瑚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珊瑚鈎,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本義與引申義兩個層面解析,且在古代文獻中承載特定文化意象。以下為詳細釋義:


一、本義解析

指以珊瑚制成的挂鈎或鈎狀飾物,屬名貴器物。

出處示例:

《漢語大詞典》載:“珊瑚鈎,珊瑚制成的鈎。”此類器物因材質珍稀,多見于宮廷或貴族用品,如帳鈎、衣鈎等。

唐代杜甫《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詩:“飄飄青瑣郎,文采珊瑚鈎。”(注:此處以珊瑚鈎喻指華美服飾或佩飾)。


二、引申義與文學意象

  1. 比喻文章辭采華美

    珊瑚色澤瑰麗、形态玲珑,古人常借其喻指文辭精妙。

    典出:

    宋代歐陽修《和劉原父澄心紙》:“詩老囊空徒有此,君家寶墨尤清奇……珊瑚鈎出滄海底。” 以“珊瑚鈎”贊友人詩作如深海珍寶,文采斐然。

  2. 象征翰林學士身份

    唐代翰林學士有佩“珊瑚鈎”的傳統,成為身份标識。

    文獻依據:

    《新唐書·百官志》載,唐制翰林學士入院後賜“白玉、珊瑚鈎”各一,後遂以“珊瑚鈎”代指翰林。


三、文化意蘊

珊瑚鈎因其材質貴重、形态典雅,被賦予高雅、珍貴的象征意義,多見于詩詞歌賦:


學術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仇兆鳌注《杜詩詳注》,中華書局,1979年.
  3. 《新唐書·百官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4. 朱彜尊《曝書亭集》,四部叢刊本.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标注來源為權威紙質文獻版本;若需線上查閱,可參考“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等古籍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珊瑚鈎”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文獻和語境理解,具體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一、本義與瑞應象征

  1. 瑞應之物
    古人視珊瑚鈎為祥瑞的象征。《孝經援神契》記載其為“瑞寶”,《宋書·符瑞志》稱“王者恭信則見”,即國家政治清明時才會顯現,帶有天人感應的色彩。

  2. 實物用途
    指用珊瑚制成的帳鈎。唐代杜甫詩中多次提及,如《八哀詩》中“豐屋珊瑚鈎”,描述貴族居所的奢華裝飾;清代紀昀也考證其形制,稱“珊瑚為鈎”用于珠簾懸挂。

二、文學比喻

  1. 喻指文采與藝術
    珊瑚鈎被用來比喻珍貴的文章書畫。杜甫《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中“文采珊瑚鈎”,以珊瑚鈎贊美文辭華麗;元代虞集在題畫詩中亦用此意象,強調藝術作品的珍貴。

三、引申争議

  1. 可能的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以柔弱手段迷惑他人”,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是後起的引申或誤讀。

該詞本義為祥瑞之物和珊瑚帳鈎,後衍生出對文采的贊譽。建議優先參考《宋書》《孝經援神契》及杜甫詩注等權威文獻,避免過度解讀引申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白面儒冠憊竭波路壯闊裁複才力朝秦暮楚朝則成日價饬審杵臼貙婁大阍怠弛宕匠抵擊短箫膚腴幹淺鲠議攻過箴阙廣開言路過足雇傭兵役制幻造魂蝶渾水摸魚減銀嬌聲矯手解劍酒人積帙決壞琳宇鸬鹚笑羅針履曆馬耳東風鬘雲沒平仄盟槃免役法妙契瞑然迺者匹夫懷璧披洩清官泅遊圈圚鵲岸苒袅三告官率由舊章霜凋夏緑殊風坦克車談優偷合苟從西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