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blic accusation;open public trial] 公開審判
公審大會
(1).共同标準。《慎子·威德》:“蓍龜所以立公識也,權衡所以立公正也,書契所以立公信也,度量所以立公審也,法制禮籍所以立公義也,凡立公所以棄私也。”
(2).公開審判。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七:“ 趙玉林 跟 蕭隊長 合計一下,就宣布道:‘咱們這會,開到這疙疸,明兒開公審大會。大夥早點吃飯,早些到會,不要拉後。’” 陳其通 《萬水千山》第三幕第二場:“這個反革命分子、階級敵人罪大惡極,呸!開個公審大會,槍斃他!”
“公審”是漢語中的一個法律術語,具體含義及特點如下:
公審指我國人民法院在群衆參與下,公開審判具有重大社會意義的案件。其核心特征包括:
需區分現代法律術語與古代“公審公廨”制度(古代官員廉政審查機制),二者在性質、目的上均不同。
如涉及重大貪腐、危害公共安全等案件,法院可能通過公審形式增強司法透明度,如提到的“公審大會”場景。
《公審》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字面意思是“公開審查”。它指的是對某人或某事進行公開的審查和調查。
《公審》的第一個字是“公”,它同時也是一個獨立的漢字。它的部首是“八”,筆畫數是四。
《公審》的第二個字是“審”,也是一個獨立的漢字。它的部首是“言”,筆畫數是十。
《公審》的來源非常久遠,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國法律制度。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公審」。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公審」的第一個字「公」是由一人工和一十的組合而成,寓意着人民的平等和公正。第二個字「審」則是由丨、虍、冘、冖、刀組成。
1. 這個案件将進行公審,以保證司法的公正與透明。
2. 公衆的關注度很高,所以我們希望将此事公開公審。
公審可以組成一些帶有相似意思的詞語,如“公正審查”、“公開審理”。
近義詞:審判、訴訟、司法審查
反義詞:隱藏、秘密處理、私下審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