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取物相贈。輟,通“ 掇 ”。 唐 李白 《贈黃山胡公求白鹇》詩:“我願得此鳥,翫之坐碧山。 胡公 能輟贈,籠寄野人還。” 宋 李綱 《張子公以圓鑒見寄作詩報之》:“英英 張子公 ,輟贈意獨厚;使我正衣冠,更以别妍陋。” 清 王士禛 《居易錄談》卷上:“偶謁巡撫中丞,見屏風畫美人絶肖,屢目之。中丞曰:‘頗愛此乎?’ 張 因自言其故,中丞即輟贈焉。”
“辍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文獻用例具體分析:
基本含義
根據多數詞典解釋,“辍”本義為停止(如辍學、中辍),但“辍贈”中的“辍”實為通假字,通“掇”(duō),意為取物相贈。例如唐代李白《贈黃山胡公求白鹇》中“胡公能辍贈”,即請求對方将白鹇鳥贈予自己。
詞義矛盾與辨析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停止贈送”,這可能是對“辍”字本義的誤推。從古籍用例看,該詞實際表達的是主動贈予而非停止,需注意區分語境。
使用場景
多出現在古代詩文或文言語境中,現代漢語已罕用。例如宋代李綱詩句“辍贈意獨厚”,清代王士禛記載官員贈畫時均用此詞表達饋贈行為。
近反義詞
建議在閱讀古籍時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現代使用中建議優先采用“取物相贈”的釋義以避免歧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