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敧邪的意思、敧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敧邪的解釋

(1).傾斜,不正。《釋名·釋綵帛》:“綺,敧也。其文敧邪,不順經緯之縱橫也。” 宋 周邦彥 《西平樂》詞:“喬木依前,臨路敧斜。”

(2).引申為不正當。 漢 陸賈 《新語·懷慮》:“身無境外之交,心無敧斜之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敧邪”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書面用詞,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兩個層面:

一、本義指物體傾斜、不正 “敧”本義為傾斜,《說文解字》釋作“持去也,從支奇聲”,段玉裁注“凡傾側字當作此”(引證自《說文解字注》卷三)。例如《荀子·宥坐》中“虛則敧”即描述器皿空置時的傾斜狀态。“邪”在此處讀作“xié”,表示偏離中正狀态,二字連用強調物體失去平衡的物理特性。

二、引申義指思想或行為偏頗 古代文獻中“敧邪”常喻指人心術不正或言行偏離道義标準。《淮南子·主術訓》載“敧者危險之形也,邪者枉道之謂也”,将物理傾斜引申為道德層面的偏差(引證自《淮南子》卷九)。清代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更明确指出:“今用為傾側字,與‘邪’連文則為不正之統稱。”

該詞在《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中被收錄為“攲邪”的異形詞,标注其書面語屬性及“qī xié”的現代讀音,提示其使用場景多存于典籍注釋或學術論述中(引證自《漢語大詞典》第6冊)。

網絡擴展解釋

“敧邪”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分析,主要解釋如下:

1.本義:傾斜、不正

2.引申義:不正當

補充說明

需注意“敧邪”與“憸邪”(xiān xié,指奸邪)的區分,二者字形相近但音義不同,後者多用于描述人的陰險品行(如《明史》中“性憸邪”的用法)。

别人正在浏覽...

按眼焙火貶削駁轹擦掌磨拳朝報朝夷暮跖城苑癡迂重圍踔飛盜據遞演鵝包罰願豐顱葛帶挂零氿泉轟鬭後甲假寐假途滅虢靜态躹躬坎壇老軍老師父老丈人竻木量校良願遼甯大鼓留置溜之乎也啰說白道緑毛龜濛濛松松明窗淨幾暮節匿犀偶成迫懾青薪企瞻栖志三檐傘蓋石珠霜行草宿水裡庶品索引體沉挺膊子話亭臯五度戊申無言可對小聰明蕭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