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握奇的意思、握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握奇的解釋

軍陣名。古謂陣數有九,四正四奇為八陣,馀奇為握奇,乃中心奇零者,大将握之,以應赴八陣之急處。 清 錢謙益 《鄭大将軍生日》詩:“河鼓光芒朝北鬥,握奇壁壘鎮南溟。”參閱《握奇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握奇"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軍事典籍的術語,核心含義指掌控關鍵、機變的陣法或兵權。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握奇(wò qí)

指掌控作戰中機動兵力或關鍵陣法的策略。其中:


二、典籍出處與軍事内涵

1. 源于《握奇經》

最早見于托名黃帝臣子風後所著的兵書《握奇經》(又名《風後握奇陣》),該書系統闡述以“奇兵”為核心的布陣原理。書中将兵力分為“正兵”(主力)與“奇兵”(機動部隊),主張通過“握奇”實現戰場主動權。

來源:《握奇經》載:“八陣,四為正,四為奇,餘奇為握奇。”意指主帥直接掌控的機動預備隊。

2. 陣法實踐

古代陣法如“八陣圖”中,“握奇”指主帥居中指揮的機動兵力,根據戰況隨時支援四方陣位。例如《宋史·藝文志》著錄有《風後握奇陣圖》,詳述其布陣邏輯。

來源:曆代兵書如《武備志》《虎钤經》均引用并注解此概念。


三、引申與比喻義

1. 權謀策略

後引申為掌控關鍵資源或機變手段。如明代《菜根譚》稱:“握奇而運,藏鋒以守。”喻指在複雜局勢中靈活運用核心優勢。

2. 現代用法

在漢語中仍用于形容對核心要素的掌控力,如“握奇制勝”“運籌握奇”,強調決策中的主動權。


四、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握奇”詞條釋為“掌握機動兵力”,引《握奇經》為據。
  2. 《中國古代軍事大辭典》(國防大學出版社):詳述其陣法結構及曆史演變。
  3. 《辭源》(商務印書館):标注其音義,并指出“奇”通“機”,突顯機動性。

注:因“握奇”屬專業古漢語詞彙,現代文獻多聚焦于典籍研究,以上釋義綜合權威辭書及兵學專著,未引用網絡來源以确保學術嚴謹性。

網絡擴展解釋

“握奇”是一個古代軍事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握奇”指古代兵法中的核心機動部隊。根據《握奇經》記載,古陣法分為九部分,其中四正(天、地、風、雲)與四奇(龍、虎、鳥、蛇)組成八陣,剩餘的第九部分稱為“餘奇”,由主将直接掌控,用于應對戰場突發情況。

二、陣法結構

  1. 四正四奇:八陣基礎由四組正兵(防禦主力)和四組奇兵(突擊力量)構成,分别對應天地風雲和龍虎鳥蛇。
  2. 餘奇機制:第九陣為“餘奇”,是主将手中的預備隊,具有高度機動性,可根據戰況填補八陣缺口或發動奇襲。

三、曆史應用

清代錢謙益在《鄭大将軍生日》詩中提到“握奇壁壘鎮南溟”,比喻主将通過掌控機動兵力建立的穩固防線。該陣法體系體現了古代“以正合,以奇勝”的戰術思想。

四、現代延伸

值得注意的是,現代語境中“握奇”也被用作企業名稱(如數據安全公司),但此屬專有名詞引申,與原始軍事術語無直接關聯。

提示:欲了解完整陣法圖解,可參閱《握奇經》原文(參考)。

别人正在浏覽...

擺樣子百祉北楚本相畢露邊将逼供信禀呈捕處殘敗藏識唱門電化教育斷層短打武生放縱馳蕩發逆焚炙負賃古刻裹包汗迹函席核産核練滑石混成協呼揚洊登徑會羁窮懇戀匡裨臉盤兒連續六徵龍鳳錢戮力一心猛地裡夢魇明夷偶對偶一旁射丕登蔢莎鉛淚騎驢風雪中輕冶全身遠害三省韶光淑氣私急螳螂桃簟騰馳田兵銅錘吐言圍城香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