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質的意思、扶質的詳細解釋
扶質的解釋
護擁身軀;扶持本根。《文選·陸機<贈馮文罴遷斥丘令>詩》:“慶雲扶質,清風承景。” 李善 注:“《廣雅》曰:質,軀也。”《文選·文賦》:“理扶質以立榦,文垂條而結繁。” 呂延濟 注:“質,猶本根也。為文之理必先扶持本根,乃立其榦。”
詞語分解
- 扶的解釋 扶 ú 攙,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攙扶。扶正。扶老攜幼。 幫助,援助:扶養。扶植。扶危濟困。 用手按着或把持着:扶梯。沙發扶手。 姓。 .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質的解釋 質 (質) ì 本體,本性:物質。流質(流動的不是固體的東西)。實質。質言(實言)。沙質。本質。質點。品質。性質。素質。資質。 樸素,單純:質樸。質直。 問明,辨别,責問:質疑。質問。質詢。對質。 抵
網絡擴展解釋
“扶質”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fú zhì,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層解釋:
-
護擁身軀
這一釋義常見于文學作品中,強調對身體的支撐或保護。例如陸機《贈馮文罴遷斥丘令詩》中的“慶雲扶質,清風承景”,此處“質”指“軀”,意為祥雲托舉身軀,清風承載光影,描繪自然對人的庇護。
-
扶持本根
多用于抽象概念,指維護事物的根本或核心。如陸機《文賦》中“理扶質以立榦,文垂條而結繁”,呂延濟注解“質”為“本根”,強調文章需以思想為根基,方能枝繁葉茂。此用法常見于文學理論,比喻基礎的重要性。
補充說明
- 詞源:該詞最早見于魏晉時期詩文,後逐漸演變為兼具具象與抽象的雙重含義。
- 現代使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引用古籍的場景。
- 關聯詞:與“扶質”相關的成語包括“蕙心蘭質”“蘭質薰心”等,均含“質”的引申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扶質》是一個漢字詞彙,它既有原義,也有引申義。作為原義,它指的是扶持品質、培養素質的行為或者方法。在引申義中,它表示扶持美好事物的努力和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扶質》由“扌”部和“質”部組成。【扌】部屬于手部偏旁,表示人的動作;【質】部為獨體部首,意為事物的本質。
來源:《扶質》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發展過程,但具體的起源尚不明确。
繁體:在繁體字中,尚存在《扶質》這個詞,其拆分部首和筆畫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根據古代字典資料,古時的《扶質》字寫法與現代漢字稍有不同,但整體形狀和結構基本一緻。
例句:1. 他一直緻力于扶質教育,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2. 這個項目旨在扶質培養教師的能力和素質。
組詞:輸出、提升、培養、發展、實踐、教育、支持
近義詞:培養、提升、改善
反義詞:阻礙、抑制、破壞
希望以上回答能滿足您的需求。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