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漓江 與 湘江 的并稱。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漓水》:“ 灕 湘 之間,陸地廣百餘步,謂之 始安嶠 。”
“漓湘”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含義:
指漓江與湘江的并稱。這兩條江均發源于廣西興安縣的海洋山(又稱海陽山),在興安縣境内合流後逐漸分流,形成不同的水系()。
“漓湘”核心含義是漓江與湘江的合稱,既有地理學意義,也承載了曆史文化内涵。如需更詳細的地理分界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水經注》等古籍或地方志資料。
漓湘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意義的詞彙,常常用來描述江南地區的山水風光和文化傳統。這個詞彙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漓”和“湘”。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它們各自的部首和筆畫。其中,“漓”的部首是“氵”,即水部,而筆畫數為14。而“湘”的部首同樣是“氵”,筆畫數為13。
漓湘這個詞源于古代的地名“湘洲”,即指的是古代湘水流域地區。後來,人們習慣将湘水與洪澤湖相并稱而得名“洪漓”,後來形容湖水波濤洶湧。由于湘江流經湖南,所以“漓湘”也成為了湖南的代名詞,用以形容湖南的山水風光和深厚文化。尤其是湖南的長沙、嶽陽等地,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曆史文化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
在繁體字中,“漓”和“湘”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它們的繁體字分别為“灕”和“湘”。盡管繁體字在現代隨着簡化字的推廣而逐漸被取代,但在一些文化傳承和書法藝術中,繁體字仍然得到保留和使用。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漓的寫法稍有不同,用的是“灕”字旁作為它的首字。而湘的古代寫法則是由“水”和羌字旁組合而成,形狀稍有不同。
例句:漓湘的風景讓人心曠神怡,仿佛置身于仙境。
組詞:漓江、湘江、洪漓、湘水
近義詞:湖南、湖南人文風情、湖南山水
反義詞:黃土高坡、貧瘠荒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