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令的意思、不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令的解釋

(1).不善;不肖。《詩·小雅·十月之交》:“爗爗震電,不寧不令。” 鄭玄 箋:“天下不安,政教不善之徵。”《左傳·宣公十四年》:“寡君有不令之臣 達 ,構我敝邑於大國。” 唐 元稹 《莺莺傳》:“慈母以弱子幼6*女見託,奈何因不令之婢,緻淫佚之詞!” 明 楊慎 《二伯論下》:“ 秦繆公 不幸而畜此不令之臣,千裡而襲人,強賊之行也。”

(2).沒有命令。《孫子·九地》:“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約而親,不令而信。”《孔子家語·好生》:“ 孔子 曰:‘以此觀之, 文王 之道,其不可加焉。不令而從,不教而聽,至矣哉!’”

(3).不聽從命令。《韓非子·說疑》:“臨難不恐,上雖嚴刑無以威之,此之謂不令之民也。”《魏書·北海王詳傳》:“昔者, 淮 夷叛命,故有三年之舉; 鬼方 不令,乃緻淹載之師。”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不令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不令”是一個多義詞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種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不善/不肖
    指品德或行為不好,常用來形容人的劣行或政教不善。

    • 古典用例:《詩·小雅·十月之交》提到“不甯不令”,鄭玄注解為“政教不善”;《左傳》中“不令之臣”指不賢之臣。
    • 現代用法:如“不令之婢”(出自唐代元稹《莺莺傳》),意為不可靠的仆人。
  2. 沒有命令
    表示未收到指令或自然形成某種狀态。

    • 例:《孫子·九地》中“不令而信”,指無需命令便能互相信任;《孔子家語》中“不令而從”形容文王的德政能使民衆自發追隨。
  3. 不聽從命令
    形容違抗指令的行為或人。

    • 例:《韓非子·說疑》中的“不令之民”,指難以管束的百姓。

二、擴展含義(成語用法)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不令”作為成語時表示“不使人滿意”,用于形容表現不佳或令人失望的事物。例如:“他的成績不令父母滿意。” 但這一用法在古典文獻中較少見。

三、使用注意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例句或詳細解析,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如)。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不令》是一個漢字詞語,也可寫作「不令」。接下來,我将為您提供一些關于這個詞的相關信息。請注意,我的回答将以英語形式呈現。 意思:「不令」的意思是:“不允許,禁止”。 部首和筆畫:「不令」的部首是「不」,它表示“否定、不”;它的筆畫總共有二十五畫。 來源:「不令」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它是通過将表示“否定”意思的「不」與表示“令行禁止”的「令」合并而來的。 繁體:「不令」的繁體字為「不令」。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不令」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寫法逐漸演變為現代的形式。 例句:下面是一些使用「不令」的例句: 1. 不令閑雜人等進入。 2. 這是一項被公司不令舉行的會議。 組詞:一些由「不令」組成的詞語有:不令而行、不令則行等。 近義詞:「不令」的近義詞可以是「禁止」或「不準」。 反義詞:「不令」的反義詞可以是「允許」或「準許」。 以上是關于「不令」的一些簡要介紹。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