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頂名冒姓的意思、頂名冒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頂名冒姓的解釋

謂冒充他人。《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恐係外鄉光棍,頂名冒姓。”亦省作“ 頂冒 ”。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編審·立局親審》:“如係棍狀,恐是頂冒應點,查出,定同戶長重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頂名冒姓

指假冒他人姓名,冒充他人身份行事的行為。該詞強調通過盜用姓名達到欺騙或逃避責任的目的,常見于古代文書及現代法律語境中。


釋義解析

  1. 字義拆解

    • 頂名:以他人之名頂替自身身份;
    • 冒姓:盜用他人姓氏,引申為全套身份僞裝。

      二者結合,凸顯行為具有主動欺騙性,如科舉替考、契約代籤等場景。

  2. 法律與社會危害

    此行為違反公序良俗,侵害姓名權與人格權。古代律法(如《大清律例》)對冒名科舉者處以杖刑或流放;現代《民法典》第1014條明确規定禁止他人幹涉、盜用、假冒姓名,違者需承擔民事責任。

  3. 典型用例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潘三叫他将名字代作,頂名應試。”

    現代語境:冒用他人身份籤訂合同、辦理證件,均屬“頂名冒姓”,可能構成詐騙罪。


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釋義為“假冒别人姓名”,強調其欺詐本質。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歸入“冒名頂替”詞條,标注為貶義行為。
  3. 司法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142號明确,冒名行為導緻合同無效,需賠償損失。

關聯概念

注:引用來源因版權限制未提供鍊接,可查閱紙質詞典或司法案例庫核實。

網絡擴展解釋

“頂名冒姓”是一個漢語成語,指冒用他人姓名或身份以假充真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2.出處與用法

3.近義詞與反義詞

4.社會背景與警示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用例或法律關聯,可參考《儒林外史》原文或清代戶籍制度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石芝班品飽和點北邙行璧還賓實避眼亳丘子蠶織碜款陳思思癡箭出家人大教堂當理斷夢掇臀捧屁飛矢鳳衣奮進佛口蛇心副品剛齊格吱溝溪海誓山盟浩浩橫徵暴斂假黃钺襟屏極賞究察就徵季葉犁舌獄鹿蔥畞鐘屏攝撲通謙道千頭橘騎夫青琴寝饍衾枕之樂人琴兩亡桑濮沙雲數四蒜缽子蒜果鎖廳舉人镗鎝痛痛快快蓶扈慰輯微商卧起握拳相知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