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攻鈔的意思、攻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攻鈔的解釋

亦作“ 攻抄 ”。侵擾擄掠。《後漢書·黨锢傳·李膺》:“先是 羌 虜及 疏勒 、 龜茲 ,數出攻鈔 張掖 、 酒泉 、 雲中 諸郡。”《金史·列女傳·阿鄰妻沙裡質》:“ 黃龍府 叛卒攻鈔旁近部族。”《明史·馮師孔傳》:“﹝賊﹞日執士大夫拷掠,索金錢,分兵四出攻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攻鈔”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攻鈔”意為侵擾擄掠,是古代文獻中描述軍事或暴力掠奪行為的詞語。該詞也可寫作“攻抄”(“鈔”通“抄”),常見于史書對邊疆戰亂或叛軍劫掠的記載。

二、詞源與構成

三、曆史文獻用例

  1. 《後漢書·黨锢傳·李膺》記載:“羌虜及疏勒、龜茲,數出攻鈔張掖、酒泉、雲中諸郡”,描述邊疆部族對漢朝邊境的侵擾。
  2. 《金史·列女傳》提到叛軍“攻鈔旁近部族”,體現該詞在描述叛亂武裝劫掠時的使用。

四、現代使用情況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罕見使用,僅見于曆史文獻研究或特定語境下的文言表達。其同義表述如“劫掠”“侵擾”等更符合現代語言習慣。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多個來源的考證,主要參考、5、7的文獻例證與詞義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攻鈔

攻鈔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攵”和“钅”。攵是“攴”的變體,表示打、擊、敲的意思。钅是表示金屬的部首,表示與金屬有關的事物。

攻鈔的拆分筆畫為10畫,其中攵的筆畫數為4畫,钅的筆畫數為6畫。

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模糊,推測可能與古代對金屬貨币進行僞造有關。攻鈔的意思是僞造、仿制銀鈔或紙鈔。

在繁體字中,攻鈔保留了原始的寫法,沒有變化。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攻鈔的寫法是略有不同的。攻字的寫法是“攴攵”,鈔字的寫法是“鈔鈔”。

以下是關于攻鈔的例句:

1. 他被抓住了,原來是因為他攻鈔了幾張假鈔。

2. 這家銀行為了防止僞造,用了最新的技術來制作鈔票,确保攻鈔的風險減至最低。

組詞:攻擊、攻打、鑄鈔、造鈔、鈔票。

近義詞:僞造、仿制。

反義詞:真鈔、真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