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魯國 的曆史記載; 魯國 曆史。 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 仲尼 因 魯 史策書成文,考其真僞,而志其典禮。”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於是就太師以正《雅》《頌》,因 魯 史以修《春秋》。”
(2).指《春秋》。 明 張居正 《賀冬至表一》:“ 魯 史書占,睹雲容之表瑞; 周 圭測景,喜日馭之延暉。” 清 朱鶴齡 《刈稻行》:“土膏不發穀不成, 魯 史特書關治亂。”
“魯史”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魯國的曆史記載
指周朝諸侯國魯國(今山東地區)的官方曆史記錄。魯國是春秋時期重要的文化中心,其史書系統較為完備,成為後世研究春秋史的重要依據。例如晉代杜預在《春秋經傳集解序》中提到,孔子曾以魯國史書為基礎修訂典籍。
特指《春秋》
孔子以魯國史書為藍本編修了《春秋》,因此“魯史”也代指這部儒家經典。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稱“因魯史以修《春秋》”,明代張居正等文人也沿用此說法。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春秋》相關注解或先秦史研究資料。
《魯史》是指對魯國曆史進行的研究和記述的著作。魯國是春秋時期的一個國家,位于現在的山東省一帶。《魯史》是對該國曆史、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的記錄和研究。
《魯史》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分,分别是“魯”和“史”。其中,“魯”的部首是魚,由15個筆畫組成;“史”的部首是口,由5個筆畫組成。
《魯史》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對魯國曆史的研究和記錄。在中國古代,每個國家都會有對自己曆史的記載,以便後人了解和研究。《魯史》作為對魯國曆史的記述和研究,是對這個國家文化遺産的重要補充。
《魯史》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魯史」。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對《魯史》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由于古代漢字的演變和發展,其字形可能與現代略有差異。但總的來說,古代《魯史》的寫法與現代相差不大,都是包含了“魯”和“史”兩個部分的字形。
1. 學習《魯史》可以更好地了解魯國的曆史文化。
2. 他專注于研究《魯史》,成為了一名知名的曆史學家。
1. 魯國:指春秋時期的一個國家,位于現在的山東省一帶。
2. 史書:指記述曆史的書籍。
3. 魯史學:指對魯國曆史進行的學術研究。
1. 魯國史事:指對魯國曆史事實的記述。
2. 魯國史記:指對魯國曆史進行的記錄。
魯史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但可以與其他曆史或文化領域的詞語對比,如“現代史”、“外國史”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