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負釜的意思、負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負釜的解釋

鹳雀的别名。《詩·豳風·東山》“鸛鳴于垤” 三國 吳 陸玑 疏:“鸛,鸛雀也。似鴻而大,長頸赤喙,白身黑尾……一名負釜,一名黑尻,一名背竈,一名皁裙。” 清 袁枚 《隨園隨筆·物而人名》:“鳥蟲而器名者,鸛名負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負釜”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負釜(拼音:fù fǔ)是鹳雀的别名。該詞由兩個上下結構的漢字組成,其中“負”指背負,“釜”意為炊具(類似鍋),組合後用于代指鹳鳥。

詞源與文獻依據

  1. 古代典籍記載
    據三國時期陸玑對《詩經·豳風·東山》的注釋,鹳鳥因體型大、長頸赤喙、白身黑尾的特征,被稱為“負釜”。此外,清代袁枚在《隨園隨筆》中也提到這一别稱,指出鳥類常以器物命名,如“鹳名負釜”。

  2. 其他别名
    鹳雀在不同文獻中還有“黑尻”“背竈”“皂裙”等别稱,均與其外形或習性相關。

用法與延伸

“負釜”屬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籍或文學創作中。例如:“鸛鳴于垤,負釜聲聞于野”,借代鹳鳥鳴叫的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詩經》相關注釋或《隨園隨筆》的原文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負釜》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負釜(fù fǔ)這個詞是古代中國的一個成語,意為背負一個炊具(釜)來到别人家中,表示以友善和寬容的态度對待他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負(fù):部首貝(貝字旁),總共五畫; 釜(fǔ):部首金(金字旁),總共八畫。 來源: 《負釜》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負釜》一篇中,該篇描寫了一個人背負着一個炊具,愉快地與他人相遇并共享食物的情景。後來,負釜成為了比喻待人态度友好、互相幫助的成語。 繁體: 《負釜》的繁體為「負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規範中,「負釜」的寫法為「負釜」。 例句: 他秉持着負釜的精神,對陌生人總是友善且樂于助人。 組詞: 友善、寬容、共享、互助 近義詞: 以誠相待、以人為本、和諧相處 反義詞: 敵視、排外、冷漠 以上是關于《負釜》這個詞的相關信息,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