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忙;趕快。 姚雪垠 《長夜》三二:“ 菊生 不敢怠慢,連二趕三地穿好衣服,跳下床來。”
“連二趕三”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為“急忙;趕快”,通常用于描述行動或狀态上的急促。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成語強調行動迅速、不拖延,常用來形容因時間緊迫或急于完成某事而匆忙行動的狀态。例如:“他連二趕三地收拾行李,生怕錯過火車。”
最早出自姚雪垠的長篇小說《長夜》第三十二章:“菊生不敢怠慢,連二趕三地穿好衣服,跳下床來。”
這一例句生動展現了人物因緊迫感而加快動作的場景。
成語中的“連二”和“趕三”通過數字疊加強化了緊迫感,類似結構在漢語中常見(如“接二連三”),但此詞更側重動作的連貫性與急切性。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同類成語對比,可參考《長夜》原文或權威成語詞典(如、7)。
《連二趕三》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連着處理兩件事,又趕去處理第三件事,形容一個人同時處理多項任務或事務,非常忙碌。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連二趕三的成語可以拆分為:"辶" (chuò) + "二" (èr) + "趕" (gǎn) + "三" (sān)。
來源:
《連二趕三》的來源據說始于中國古代的《左傳》,最早用于描寫宋國大夫叔向的一則事例。叔向平時一直忙于趕公務,連班師之日也要去察看官員起居,後來這則事例逐漸演化為一種表達忙碌的成語。
繁體:
《連二趕三》的繁體字為「連二趕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連二趕三的拼寫可能會和現代稍有不同。例如,“連”可能寫作“連”,“二”可能寫作“貳”或“弍”,“趕”可能寫作“趕”,“三”可能寫作“叁”或“叄”。
例句:
他一天連二趕三,幾乎沒有時間休息。
組詞:
連二趕三可以和其他成語搭配使用,例如:連滾帶爬、連篇累牍。
近義詞:
和連二趕三意思相似的成語還有:不見長進、忙裡忙外。
反義詞:
相反的意思可以用“閑散”、“悠閑”來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