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毖的意思、诰毖的詳細解釋
诰毖的解釋
告誡。《書·酒诰》:“厥誥毖,庶邦庶士,越少正、禦事,朝夕曰:‘祀茲酒。’” 孔 傳:“ 文王 其所告慎衆國衆士於少正官禦治事吏,朝夕敕之:惟祭祀而用此酒,不常飲。”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經說·诰毖诰教》:“其戒飲酒也,於庶邦則曰‘誥毖’,於小子則曰‘誥教’。庶邦指士大夫而言,故以毖戒之,毖之為辭嚴。”
詞語分解
- 诰的解釋 诰 (誥) à 古代帝王對臣子的命令:诰命。诰封。 告誡,勉勵:自诰。诰誡。 帝王任命或封贈的文書:诰敕(官吏受封的文書)。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 毖的解釋 毖 ì 謹慎:懲前毖後(接受過去失敗的教訓,以後小心不重犯)。 操勞:“無毖于恤”。 古同“泌”,泉水冒出流淌的樣子。 筆畫數:; 部首:比;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诰毖”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文獻色彩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構詞和語用角度解析。
構詞解析:
- “诰” 指古代帝王對臣子的告誡或命令,屬上對下的訓示用語,如《尚書》中的“大诰”“康诰”等文獻均以“诰”為名。
- “毖” 本義為“謹慎”,引申為告誡、規勸,如《詩經·周頌·小毖》中“予其懲而毖後患”即強調以謹慎态度對待過失。
語用含義:
“诰毖”合用表示“通過告誡使人謹慎”,多用于描述君主或尊長對下屬的嚴肅訓導,體現權威性與教育性。例如,《尚書·酒诰》中周公以“诰毖”形式警示臣民節制飲酒,即為典型用例。
文獻佐證:
該詞可見于《漢語大詞典》(第二版),釋義為“告誡;教導”,屬古代政治文書中的固定表達。其權威性源于《尚書》《詩經》等經典引用,符合漢語詞彙的曆史演變規律。
網絡擴展解釋
“诰毖”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嚴肅的告誡場景,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一、基本釋義
- 詞義:意為告誡,特指上級對下級或長輩對晚輩的正式、嚴厲勸誡。
- 結構:由“诰”和“毖”組合而成。“诰”本義為帝王對臣子的命令(《說文解字》記載“以言告人”),後引申為正式宣告;“毖”則有謹慎、戒慎之意,二者結合強化了告誡的嚴肅性。
二、使用語境
- 經典出處:多見于《尚書》等典籍,如《尚書·酒诰》中“诰毖庶邦”,指周公告誡諸侯國戒酒。
- 對象與語氣:通常用于士大夫階層或正式場合,強調告誡的權威性和約束力。宋代孫奕曾分析:“庶邦指士大夫而言,故以毖戒之,毖之為辭嚴”。
三、與現代詞彙的關聯
- 近義詞:訓誡、敕令、戒谕。
- 現代適用性:現代漢語中已罕見使用,多見于研究古典文獻或曆史語境。
四、例句參考
- 古籍例:“伊尹申诰于王”(《尚書·太甲下》),此處“诰”體現臣子對君王的勸誡。
- 引申例:宋代文獻用“诰毖”描述對士大夫的嚴格規訓。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尚書》相關篇章或宋代孫奕《履齋示兒編》的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按辭筆杆兒蔔築慘恤钗梁鳳償清绌遣辭意簇錦團花錯盤打把子典程電船噩噩渾渾芳潔礬紅俸積烽煙宮碗诟靳刮鼻子鼓歌果熟蒂落黃箓醮皇闱繪制挾依及物空迥口勁遼迥流散鏧鏧龍須席鹿散緑玉枝買服錢賣饧天母親河牧所評度青徑羣丑山詞賞銀沈疴時陰適衷熟研碎事宿直提撕偷嫩土狗子頑頓窩挑霞巾鄉賦習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