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龍須草編成的席子。《初學記》卷二五引《晉東宮舊事》:“太子有獨坐龍鬚席、赤皮席、花席、經席。” 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二:“ 唐 令 文 安定 (按,指 文定 , 安定 )、 彭原 、 汧陽 、 中部 、 洛交 、 天水 諸郡,俱供龍鬚席。”亦省稱“ 龍鬚 ”。 唐 孟浩然 《襄陽公宅飲》詩:“綺席卷龍鬚,香杯浮碼碯。” 唐 韓偓 《已涼》詩:“八尺龍鬚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清 趙執信 《海鷗小譜·夜合花》:“龍鬚鳳枕,黛眉幾許低橫?”
龍須席是一種傳統手工藝品,具體解釋如下:
龍須席是以龍須草為原料編織而成的席子,具有清涼、透氣的特性,是江南地區夏季常用的床上用品。其名稱來源于原料“龍須草”,因草葉細長如龍須而得名。
龍須席不僅是生活用品,更承載了江南地區的民俗文化。溫州等地至今保留編織傳統,部分家庭仍延續手工制作技藝。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文獻或現代工藝細節,可參考《初學記》《晉東宮舊事》等古籍及溫州地方民俗資料。
龍須席是指一種傳統的中國傳統工藝品,通常用竹絲制作而成。它被稱為“龍須席”,是由于其表面有如龍鱗般的細密紋理,形似龍鱗,故得名。
拆分部首和筆畫:龍(龍)字的部首是“龍”(龍),席字的部首是“巾”(巾)。龍須席總共有19個筆畫。
來源:龍須席的制作源遠流長,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時期。在古代,龍須席被視為一種高級的手工藝品,特别是在皇宮裡非常受歡迎。
繁體字:龍鬚席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寫作“龍豎席”,其字形形似立起的龍。
例句:她在家裡鋪上了一張精美的龍須席,增添了客廳的豪華感。
組詞:龍須、席子、織席、地席。
近義詞:龍須狀、龍須紋路。
反義詞:光滑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