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見的意思、習見的詳細解釋
習見的解釋
[be commonly seen] 常見
詳細解釋
常見。《後漢書·黃瓊傳》:“初, 瓊 隨父在臺閣,習見故事。” 晉 郭璞 《<山海經>序》:“夫翫所習見,而奇所希聞,此人情之常蔽也。”《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車戶 李旺 行了多日,習見匣子沉重,曉得是銀子在内。”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一章:“平時,人們很少注意這身邊習見的事物,很少注意這黃土山嶺、紅土山溝和那家鄉上空的雲彩。”
詞語分解
- 習的解釋 習 (習) í 學過後再溫熟反複地學,使熟練:練習。學習。實習。 學:習文。習武。 對某事熟悉:習見。習聞。習以為常。 長期重複地做,逐漸養成的不自覺的活動:習慣。積習。陳規陋習。 相因:世代相習。習
- 見的解釋 見 (見) à 看到:看見。罕見。見微知著。見義勇為。見異思遷。 接觸,遇到:怕見風。見習。 看得出,顯得出:見效。相形見绌。 (文字等)出現在某處,可參考:見上。見下。 會晤:會見。接見。 對事物觀
網絡擴展解釋
“習見”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及用法:
1.基本定義
- 釋義:指“常見”或“經常見到”的事物或現象。例如:“這種情況一向為人們所習見。”(參考、5)
- 反義詞:罕見(如、7提到)。
2.詞源與出處
- 古籍引用:最早見于《後漢書·黃瓊傳》:“初,瓊隨父在台閣,習見故事。”意為黃瓊自幼熟悉官場慣例。晉代郭璞在《山海經》序中也提到:“夫翫所習見,而奇所希聞”,強調常見與罕見對比。
3.現代用法與示例
- 實際應用:多用于書面語,描述普遍存在或反複出現的情況。例如:
- “廣州常見園林樹木與習見木本植物403種。”
- 《二刻拍案驚奇》中用法:“車戶李旺……多是他習見的客人。”
4.語境擴展
- 哲學思考:如周國平在論述社會成規時提到“消化了社會的成規習見”,引申為對固有觀念的揚棄。
5.語言對比
- 法語翻譯:在法語中譯為“couramment”(常見)或“fréquent”(頻繁),體現其普遍性。
“習見”強調事物的普遍性和重複性,既可用于具體事物(如植物、現象),也可用于抽象概念(如觀念、慣例)。其反義詞為“罕見”,常見于文史類文本及學術讨論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習見》的意思
《習見》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通過親身體驗或實際接觸來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認識到事物的本質。
部首和筆畫
《習見》的部首是丿,共有5畫。
來源和繁體
《習見》一詞源于古代的《左傳》,原文是“習見于人”。簡體字“習”是由丿和一組成,而繁體字“習”則多了一個“羽”的部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有許多繁體字的變體,而《習見》這個成語的古代寫法為“習見”。其中,“習”是由“羽”和“羽”的組合構成,“見”則是由“兒”,“目”和“口”的組合構成。
例句
1. 他通過長時間的實踐,習見了這個行業的各個方面。
2. 這個學生不喜歡坐在書桌前死記硬背,他更喜歡親身去實踐,習見真實的世界。
組詞
習得、修習、親習、切磨習
近義詞
親曆、體驗、親身感受、親身經曆
反義詞
死讀書、脫離實際、生搬硬套、不去實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