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所的意思、牧所的詳細解釋
牧所的解釋
牧養牲畜的處所。《法苑珠林》卷十六:“我念往昔過無量世,有一羣牛在於牧所。” 唐 陸羽 《陸文學自傳》:“住於牧所,倣青衿小兒,危坐展卷。”
詞語分解
- 牧的解釋 牧 ù 放養牲口:牧童。畜牧。牧場。放牧。遊牧。牧民。牧歌。牧群。 治:牧民(治理人民)。 古代治民之官:州牧。 筆畫數:; 部首:牜; 筆順編號:
- 所的解釋 所 ǒ 處,地方:住所。哨所。場所。處所。 機關或其他辦事的地方的名稱:研究所。派出所。 量詞,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用在動詞前,代表接受動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領的部隊)。所謂(.所說的;.某些人所說
網絡擴展解釋
“牧所”是漢語詞彙,指牧養牲畜的場所。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含義:牧所即放牧牲畜的地方,多用于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中,指代與畜牧相關的場地。
出處與用法
-
文獻記載
- 《法苑珠林》卷十六提到:“我念往昔過無量世,有一羣牛在於牧所”,說明牧所是牛群放養的固定場所。
- 唐代陸羽在《陸文學自傳》中描述自己“住於牧所,仿青衿小兒,危坐展卷”,通過“牧所”一詞反映其生活環境。
-
構詞解析
- “牧”指放養牲畜(如牧羊、畜牧),也指古代官職(如荊州牧);“所”表示處所,二者結合明确指向畜牧活動的場地。
應用場景
- 曆史語境:多用于描述古代畜牧業或農牧生活場景。
- 現代使用:現代漢語中較少見,常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學創作中。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畜牧業相關詞彙,可參考《法苑珠林》《漢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牧所
牧所(mù suǒ)是一個漢字詞語,由「牛」和「所」兩部分組成。牧所代表着放牧的場所或地方。
拆分部首和筆畫
「牛」(niú)是左邊的部首,代表着牛。「所」(suǒ)是右邊的部首,代表着地方或所在。
牧所一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牧所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禮·夏官·牧官》中,用來描述放牧的地點。牧所一詞在古代官員牧伯牧官的官名中也存在。
繁體
牧所的繁體字是「牧所」,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牧所的寫法與現在基本一緻,僅略有變化。
例句
1. 他的牧所位于山腳下,風景非常優美。
2. 老村長每天早晨都去牧所放牧羊群。
組詞
牧業、牧草、牧師、牧羊、牧場。
近義詞
牧場、牧莊、牧地。
反義詞
城市、建築、工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