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報聘的意思、報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報聘的解釋

謂派使臣回訪他國。《左傳·宣公十年》:“秋, 劉康公 來報聘。”《北齊書·後主紀》:“秋九月丙申, 周 人來通知,太上皇帝詔侍中 斛斯文略 報聘于 周 。” 宋 蘇轼 《富鄭公神道碑》:“命宰相擇報聘者,時虜情不可測,羣臣皆莫敢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報聘”是一個漢語詞語,讀作bào pìn,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外交活動中的禮節性回訪行為。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指代表本國政府到友邦進行回訪的外交禮節。這一行為通常發生在鄰國或友邦首次來訪後,作為禮節性的回應,體現雙方平等交往的原則。

  2. 曆史淵源與文獻引用

    • 最早見于《左傳·宣公十年》:“秋,劉康公來報聘。”
    • 《北齊書·後主紀》記載:“太上皇帝诏侍中斛斯文略報聘于周。”
    • 宋代蘇轼《富鄭公神道碑》中也有相關用例。
  3. 現代釋義擴展
    雖然主要用于古代外交場景,但在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對等性禮節往來,例如機構間的互訪或正式回函。但需注意,當代外交術語中已較少使用該詞。

  4. 使用注意事項

    • 該詞具有明确的“回訪”含義,強調雙向互動,與單向出訪(如“出使”)不同。
    • 部分文獻(如)将其誤作“報答”,屬錯誤釋義,需注意區分。

如需查看具體古籍用例或完整曆史演變,可參考《左傳》《北齊書》等原始文獻,或通過等網頁來源獲取更多例句。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報聘》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 段落1:《報聘》的意思

《報聘》是指通過書信或其他形式向他人或某個組織提出聘請的行為。這個詞通常用于招聘,聘請員工或尋找合作夥伴的場合。

段落2:拆分部首和筆畫

《報聘》的部首是「扌」和「片」。這個字總共有13個筆畫。

段落3: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

《報聘》在漢字的起源中并沒有具體的來源,它是後人根據意義組合而成的。在繁體字中,「報聘」保持相同的寫法。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中,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基本的意義和形狀保持一緻。

段落4:例句

1. 公司正在報聘銷售人員,歡迎有相關經驗的人士前來應聘。

2. 這家餐廳報聘了一位著名的廚師,以提升菜品品質。

段落5: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報名、聘請、招聘

近義詞:應征、「應聘」

反義詞:辭退、解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