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狂夫的意思、狂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狂夫的解釋

(1).無知妄為的人。《詩·齊風·東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史記·淮陰侯列傳》:“故曰:‘狂夫之言,聖人擇焉。’”《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飲恨半山堂》:“何物狂夫,敢毀謗朝政如此?”

(2).用作謙詞。《後漢書·李固傳》:“ 固 狂夫下愚,不達大體,竊感古人一飯之報,況受顧遇而容不盡乎!”

(3).放蕩不羁的人。《後漢書·獨行傳·谯玄》:“忽有醉酒狂夫,分争道路,既無尊嚴之儀,豈識上下之别。” 唐 杜甫 《狂夫》詩:“欲填溝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清 孫枝蔚 《延令書懷二十二韻》:“小子哀窮叟,狂夫藐達官。”

(4).指悖逆胡為者。《墨子·非攻下》:“ 武王 乃攻狂夫,反 商 之 周 。”《漢書·息夫躬傳》:“如使狂夫嘄謼於東崖, 匈奴 飲馬於 渭水 ,邊竟雷動,四野風起,京師雖有武蠭精兵,未有能窺左足而先應者也。”

(5).古代婦人自稱其夫的謙詞。 漢 劉向 《列女傳·楚野辯女》:“大夫曰:‘盍從我於 鄭 乎?’對曰:‘既有狂夫 昭氏 在内矣。’遂去。” 唐 李白 《搗衣篇》:“玉手開緘長嘆息,狂夫猶戍 交河 北。” 元 邊魯 《和西湖竹枝詞》:“狂夫歸來未有信,蝴蝶作團飛上城。”

(6).精神病患者。 晉 崔豹 《古今注·音樂》:“有一白首狂夫,被髮提壺,亂流而渡。”

(7).古代掌驅疫和墓葬時驅鬼的人。《周禮·夏官·序官》:“方相氏,狂夫四人。”《國語·晉語一》:“且是衣也,狂夫阻之衣也。” 韋昭 注:“狂夫,方相氏之士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狂夫”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用例:

一、核心含義

  1. 無知妄為之人
    指缺乏理智、行為魯莽的人。如《詩經·齊風·東方未明》中“狂夫瞿瞿”,形容人目光驚顧、舉止失措的狀态。

  2. 放蕩不羁之人
    多用于形容性格疏狂、不拘禮法的文人或隱士。例如杜甫《狂夫》詩中“自笑狂夫老更狂”,以“狂夫”自稱,表達超脫世俗、堅守本心的态度。

  3. 古代婦女對丈夫的謙稱
    如《戰國策》中“狂夫之樂,知者哀焉”,此處“狂夫”是妻子對丈夫的謙卑稱呼。


二、延伸含義

  1. 悖逆胡為者
    指違背倫理或社會規範的叛逆者,如《墨子·非攻下》提及“武王乃攻狂夫”。

  2. 特殊職能身份
    古代指驅疫送葬時負責驅鬼的人(見于漢典解釋),或代指精神病患者(如《後漢書》中“醉酒狂夫”)。


三、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狂夫”常被賦予複雜情感。如杜甫《狂夫》通過“風含翠篠”“雨裛紅蕖”的雅景與“恒饑稚子”的困頓對比,以“狂夫”自嘲,體現安貧樂道與疏放不屈的精神。

四、使用建議

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例如: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杜甫詩作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狂夫

狂夫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犬(犭)和夫(大人)。犬表示與狗有關,引申為瘋狂、狂亂;夫表示成年男子,引申為人。因此,狂夫的意思是指一位瘋狂、狂亂的男子。

狂夫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狂夫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中,比如《紅樓夢》。在這部小說中,賈府的賈珍被認為是一個狂夫,他放縱自己的欲望,過着放蕩不羁的生活,對待家人不盡責。因此,狂夫一詞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放縱、任性的人。

在繁體字中,狂夫的書寫方式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狂夫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義保持一緻。通過研究古代文獻和碑銘可以找到更多關于古代漢字寫法的資料。

以下是一些使用狂夫一詞的例句:

  1. 這個人真是一個狂夫,他的行為無法理解。
  2. 他像一個狂夫一樣瘋狂地打破了所有的規矩。
  3. 她在愛情中變得狂夫般沖動。

狂夫的組詞可以根據具體語境進行靈活搭配,如狂夫子(形容某人更為瘋狂)、狂夫狂妻(形容一對瘋狂的夫妻)等。近義詞可以是狂人、狂士等,反義詞可以是正人、賢夫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