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皓皤的意思、皓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皓皤的解釋

白頭;白發。謂年老。 明 李贽 《複鄧石陽書》:“二十餘年傾蓋之友,六七十歲皓皤之夫,萬裡相逢,聚首他縣,誓吐肝膽,盡脫皮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皓皤”是一個由“皓”和“皤”組成的複合詞,兩字均有“白色”含義,但用法和側重點不同:

  1. 皓(hào)
    本義指潔白、明亮,多用于形容月光、玉石或人的膚色。如“皓月當空”“明眸皓齒”。也可引申為年老白發,如“皓首窮經”指白發老人仍鑽研學問。

  2. 皤(pó)
    特指頭發或胡須變白,強調因年老而自然發白的狀态。常見于“皤然白發”“須發皤然”等表達,帶有歲月沉澱的意象。

組合解析
“皓皤”連用較為罕見,可能出現在古文或詩詞中,表示極緻的白色或年老之态。例如“皓皤老翁”可理解為白發蒼蒼的老人,但現代漢語更常用“皓首”“皤然”單獨表達。

使用建議

網絡擴展解釋二

皓皤-一個令人向往的美好表述

“皓皤”一詞形容一個人的肌膚白皙潔淨,光滑如玉。這個詞用來贊美膚色白皙、晶瑩剔透的人,常常和美麗、清秀聯用,成為描述女性美貌的詞語之一。皓皤可以形容人的肌膚,也可以形容天空、山巒等物體的潔白無瑕。

拆分部首和筆畫,我們可以看出“皓皤”的構造:“皓”包含“白”、“日”兩個部首,共有9畫;“皤”包含“白”、“水”兩個部首,共有10畫。

“皓皤”這個詞源于古代的描寫之詞,最早出現在《文選·袁宏傳》中。形容當時的人面色的白皙如玉,潔淨無瑕。

在繁體字中,對應的寫法是「皓皤」。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字形保持不變,可以直接用來描述美麗肌膚。

古時候,對于皓皤的描述還有很多種。比如,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對皓皤的古代寫法是「皜皤」,其中“皜”是指皮膚白皙潔淨,“皤”則指皮膚細膩。這些古代寫法也都形象地描繪了美麗肌膚的魅力。

以下是一些關于“皓皤”的例句:

1. 她的嫩白皓皤的肌膚令人稱羨。

2. 晚霞下,遠山的輪廓在皓皤的天空中顯得格外妖娆。

組詞:皓月、皓首、皓齒、皤然、皚皚、皙膚

近義詞:潔白、雪白、白淨、玉潔

反義詞:黝黑、斑斓、泛黃、晦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