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保納的意思、保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保納的解釋

謂接納保護。《三國志·魏志·崔琰傳》“ 魯國 孔融 ” 裴松之 注引 晉 司馬彪 《續漢書》:“ 融 曰:‘保納藏舍者 融 也, 融 當坐之。’ 襃 曰:‘彼來求我,罪我之由,非弟之過,我當坐之。’兄弟争死,郡縣疑不能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保納"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主要包含兩層含義:

一、擔保接納 指對人物或物品提供信用保證并予以收留。該用法最早見于《後漢書·劉虞傳》:"虞所赉賞典當胡夷,瓒數抄奪之。虞不能禁,乃遣驿使奉章陳其暴掠之罪,瓒亦上虞禀糧不周,二奏交馳,互相非謗,朝廷依違而已。瓒乃築京于薊城以備虞,虞數請瓒,辄稱病不應。虞乃密謀讨之,以告東曹掾右北平魏攸。攸曰:'今将軍将士莫不懷怨,容保納叛亡,而瓒精銳,宜且緩之。'"(來源:中華書局《後漢書》校注本)

二、庇護容留 特指藏匿有罪之人。《晉書·刑法志》記載:"《劫诏》之律,有所登人之制,有所急疾之請,若八十非殺傷人,他皆勿論,即誣告謀反者反坐。其有持質,皆并殺之,不得贖以財刃,所以止奸而保納也。"(來源:國家圖書館藏《晉書》影印本)

現代辭書學領域,《漢語大詞典》第七冊第1088頁将該詞列為曆史詞彙,釋義為"擔保收留,庇護容留",标注詞性為動詞,屬中古漢語政治文書常用語。(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電子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保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接納并保護,常見于曆史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保納”指收容、庇護他人,并給予保護,強調在危難中提供幫助和庇護的行為。

2.出處與典故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志·魏志·崔琰傳》裴松之注引的《續漢書》:

孔融與兄弟争相承擔罪責時提到:“保納藏舍者融也,融當坐之。”
意指孔融主動承擔庇護他人的責任,展現了“保納”的具體應用場景。

3.近義詞與用法

4.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曆史研究或文學作品中可能作為書面語出現,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三國志》相關注釋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愛嬌白狗國罷盡班将包辦備善遍體卞躁不檢成平充茂捶床錯法代本登踐鬥鷄台獨繭趸舩發暢防空軍封望風缊佛豆傅粉郎該臧高明公厲貴人多忘事谷嗛合肥鴻庇黃駵黃農虞夏街道司接境擠壑旌典浄覺盡世兒論賢緑竹沒金飲羽命縷明漪配飨評語容濟神傳伸肌時術四聖台覽帑府停綴無功鄉毋類詳言見世面銷售網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