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躉船 ”。
“趸舩”是“趸船”的異體寫法,讀音為dǔn chuán(注音:ㄉㄨㄣˇ ㄔㄨㄢˊ),具體含義如下:
字詞構成
整體含義
指一種固定在碼頭或岸邊、無自航能力的平底船,主要用于貨物裝卸、乘客上下或臨時倉儲。
如需進一步了解“趸”字的組詞或用法,中的示例。
《趸舩》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一起搭乘的小船”或“同一船上的人”。它可以用來形容多人一起乘船旅行或同船作戰的情況。
《趸舩》的部首是“舟”(zhōu),共有8個筆畫。
《趸舩》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出自《戰國策·齊策》:“使季路聘齊,見文相國,舍異人于中庭,乘暢輕之,騎相言焉。使季路變謝,謝相見之,見鮑侯之吏民兵,使吏治之。仲庚、孟默則乘趸舩焉。文子因相國之怒使人告仲默。”這段文字中的“乘趸舩焉”是指乘坐一艘小船。
《趸舩》的繁體寫法為「趸舩」。
在古時候,漢字《趸舩》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形狀可能有所變化,但基本的意思和用法保持不變。
1. 他們乘坐一艘趸舩,一起去往島上旅行。
2. 在漫長的航程中,大家相互攙扶着,像一艘趸舩般前行。
組詞:“趸下”、“趸步”、“趸船”。
近義詞:“榷船”、“合船”。
反義詞:“分船”、“敵船”。
【别人正在浏覽】